欢迎报考哈尔滨工程大学!

img

船舶工程学院

College of Shipbuilding Engineering

学院亮点

◆是学校建校以来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始于1953年的哈军工海军工程系);

◆是我国船舶工业、海军装备和海洋开发领域重要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设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

◆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A+。

◆学院与40余所国际一流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密切合作,“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通过英国皇家造船师协会(RINA)质量体系认证。


学院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其前身为1953年创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骨干系——海军工程系造船科。学院先后创造了若干项全国第一:设计了我国第一艘水翼试验快艇、我国第一艘小型水动力试验潜艇、我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我国第一艘双工型探测与捞雷深潜器、我国第一座船舶试验水平型循环水槽、我国第一套潜艇载荷称重系统、我国第一个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等。

学院是我国船舶工业、海军装备和海洋开发领域重要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博士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授权点,3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通过专业,1个国防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一流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设有水下机器人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深海工程科学与技术国家级111工程创新引智基地、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多体船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船舶科学与技术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船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伦敦大学城市学院、南安普敦大学、思克莱德大学等国际一流知名的大学中的造船学院保持着长期密切而友好的合作关系;国际五大船级社及多家国内外造船企业和研究院均在我院设立了奖学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国际船模水池会议(ITTC)和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会议(ISSC)的成员单位。学院每年通过研究生高水平国际会议及短期学术交流以及与境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出国交流、联合培养的平台,目前学院有30余名学生通过学校资助出国交流及攻读学位。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一流。多年以来学院就业率始终保持97%以上,毕业生去向主要是国内知名研究院所,国内外船级社,国内大型造船企业,造船行业相关国家各部委机关等,以及沿海、沿江各船舶设计院、研究所和造船骨干企业工作,部分取得留学资格,被选送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挪威、德国、日本、希腊等国留学深造。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专家和一支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66人,专任教师117人,其中高级职称94人,博士生导师54人,硕士生导师9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9人,占专任教师93%。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首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511人才4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4人、国家优秀教师1人。

此外,本学科专职教师中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组长1人、海洋工程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技术首席1人、总装专业组成员5人、海军预研专家组成员8人,9名教师入选“ITTC”、“ISSC”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科特色

学院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机器人、船舶与海洋工程(合作办学)4个本科专业,具有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力学、水利工程3个学术型学位授予权和船舶与海洋工程1个专业学位型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和力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防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

学院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学科,1988年被批准设置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成为我国第一批获得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2006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在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2017年第四轮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一(A+)。

学院教师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海浪与浮体动力学、船舶结构冲击动力学、海洋智能运载器科学与技术、海上新能源科学与技术、深海平台与海工装备科学与技术、极地科学与技术、绿色船舶科学与技术、舰船智能设计制造科学与技术等,教师科研项目来源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973项目、工信部高技术船舶项目、总装预研项目、海军预研等。


专业设置

学院2018年获批教育部首个海洋机器人专业,2020年获批教育部首个船海特色合作办学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2020年学院招生分为两类:(1)海洋工程类。下设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和海洋机器人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入学后可根据相关要求,在类内选择专业方向。(2)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联合学院)。

●海洋工程类

专业1:船舶与海洋工程

专业实力: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综合试点改革专业,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国防重点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科学修养和创新意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该行业工作所需技能,能够胜任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研究、设计、建造、检验、维修和管理等工作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

培养特色:

学院坚持国际化、开放化人才培养特色。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共同开展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型人才国际联合培养项目”,与加拿大诺瓦斯克蒂亚大学、德国汉堡—哈堡技术大学、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日本长崎综合技术大学、大阪府立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有定期交流项目。

学院坚持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培养模式。学院在第四学期结束后的暑假,会在大连和旅顺开展为期半个月的认识实习,期间将参观大连辽南造船厂、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船企。在第七学期结束后的寒假,会在上海和江阴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毕业实习,期间将参观沪东中华造船厂、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等船企。

毕业去向: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到与船舶和海洋工程有关的公司及国家各部委机关,以及船舶设计院、研究所和造船骨干企业工作。该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升学率均超过50%,就业率始终保持96%以上。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单位如下: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01、702、708、719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太平洋造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专业2: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专业实力:

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交通、水利、能源、海洋等部门从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科学研究、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科科技人才。

培养特色:

学院坚持基础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培养模式。第四学期结束的暑假,会组织学生赴天津和黄骅港开展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期间将参观天津港、天科院、黄骅港等。第六学期结束的暑假,会在组织学生赴五大连池开展为期一周的工程地质专业实习,期间将参观火山口、火山堰塞湖、地质博物馆等。第七学期结束的寒假,会组织学生赴山东省或长三角地区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毕业实习,期间将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已建或在建海港、内河港口码头,并聘请设计、建造、监理等单位总工程师在观摩现场进行专业讲座。

该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题库源于学院下属的黑龙江水运规划设计院港口航道设计所长期承担的实际工程项目。学生在完成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将接受专业工程师的指导,基于现实的港口航道工程设计项目获得实践训练。

毕业去向: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全国交通部门(如中交集团下属的设计院、工程局、港务局、科研院所),水利部门(如水利部下属的工程局、设计院、科研院所),海洋局及国内各大石油公司所属的企事业单位,土木建筑行业的规划、设计、施工、经营管理等单位。该专业毕业生历年就业率均超过97%。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单位如下: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下属的第一、二、三、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中港第一、二、三、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上海、广州航务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长江航道局下属重庆、武汉、南京航道工程局,交通运输部直属的科研院所,各航务工程局所属的科研院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山东、黑龙江、广州等海事局,深圳中交天航南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等。

专业3:海洋机器人

专业实力:

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首个海洋机器人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科学修养和创新意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人工智能、控制、力学基础,掌握海洋机器人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相关行业工作所需技能,能够胜任海洋机器人研究、设计、建造等工作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

培养特色:

学院坚持多学科交叉、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培养模式。海洋机器人具有技术高度集成和融合的特征,是一门将水动力技术、控制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仿真等高科技手段综合运用于海洋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

本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本科学制的前六个学期主要进行海洋机器人基础核心课程的理论学习,第七、八学期主要进行相关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的学习,并进行毕业设计,让学生将理论基础运用于工程实践。专业所依托的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的软硬件实验条件可以充分的满足本科生的科研、教学以及实验需求。

本专业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等与海洋机器人相关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类比赛,并且会配套相应的专业指导教师进行全程指导,为学生创造充足、良好的动手实践机会。

毕业去向: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方向研究与工作,就业面极宽。毕业生中大多数到北京、上海、武汉、大连、青岛、天津、广州、深圳、南京都等地的研究所、国企、外资及合资企业和政府机关工作。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单位如下: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单位如下: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6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1、702、707、716、719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50试验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网易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等。

●船舶与海洋工程(联合学院)

专业实力:

教育部首个船海特色合作办学专业、合作学校为世界百强名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科学修养和创新意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和外语基础,宽广的国际化视野、了解国际惯例,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合作;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该行业工作所需技能,能够胜任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研究、设计、建造、检验、维修和管理等工作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

培养特色:

专业依托教育部首个船海特色办学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联合世界百强名校,面向国家对海洋领域和船舶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采用“4+0”双学位培养模式,集中两校优质教育资源,采用全英小班授课、中外名师联合指导等模式全面打造船海领域国际化、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毕业去向: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到与船舶和海洋工程有关的公司及国家各部委机关,以及船舶设计院、研究所和造船骨干企业工作。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单位如下:

世界各大船级社、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01、702、708、719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太平洋造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国外船企。


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学生创新创业“三位一体”育人格局,着力于培养基础知识厚,国际视野广,创新能力优,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近三年学院本科生就业率均超过97%,升学率保持50%以上。毕业生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学院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天津水利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进行联合培养;挪威DNV、美国ABS、日本NK、法国BV、英国LR等5大船级社和国内外8家大型造船企业和研究院所均在学院设立了奖学金用于鼓励学生学习、创新,每年发放社会奖学金达50余万元。

学院设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通过自主运行、自主管理的方式运行,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大赛”、“黑龙江省挑战杯”等多项国内大型比赛;2017年度我院学生在各类科技创新比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17项、省部级奖励31项、校级奖励182人次;“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31项立项,年度新增申请创新训练项目16项。

学院集中学校和学院优质教学资源,运用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倾心打造中俄船海英才班:

(1)报考我校船舶工程学院以及学校其他理工类专业的考生可以申请进入中俄船海英才班,学校按考生在生源地排名以及校内面试成绩择优录取(录取20人左右)。

(2)中俄船海英才班采用“2+2”双学位培养模式,学生前2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习,后2年在联合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俄海大”)学习。鼓励项目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业后,在俄海大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学生派出期间可获得留学基金委提供的在俄期间的学费、生活费资助,拿到最后一个学位后,需回国服务至少2年。


知名教授

廖振鹏,男,1937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波动理论和地震工程科研和教学。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研究波动理论,为摆脱传统方法处理开放系统中复杂波动问题的困境,七十年代末着手发展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并延续至今。开放系统边界的研究是土木工程、电磁学、光学、声学和地球物理等学科交汇的一个领域,他及其合作者在这一领域中提出的人工透射理论和透射边界条件是在国际上被多个学科学者引用的原创性研究结果之一,被称为廖氏吸收边界条件。其次,以他为首的研究小组于1984年从波速有限原理出发提出了波动有限元模拟的解耦思想和实现解耦的方法;其后对这一方法作了论证,并将它与透射边界研究结果结合,建立了近场波动有限元模拟时空解耦技术的基本框架。这一技术可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中大型复杂开放系统内波动的数值模拟,为结构-介质动力相互作用、复杂目标散射、震源附近的波场和大型工程结构动力学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一条途径,并为继续发展此项技术提供了一个起点。上述研究的早期成果曾获199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并总结于专著《工程波动理论导论》。

在地震工程领域内他从事地震危险性评定、强震地震学和结构动力学研究;并综合研究成果推进我国地震安全性评定和地震小区划工作。他负责完成的大连市地震小区划以其开拓性曾获198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编著有《地震小区划—理论与实践》。他在研究领域内已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并通过科研一线合作研究培养了青年研究人员。1990、1996和1998年分别获得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地震系统先进个人”和“中国地震局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1997年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韩端锋,男,1966年生,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教育部海洋工程类教指委副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领域专家组成员,军委科技委“水面平台技术”国防科技专业专家组成员,军委装备发展部“水面舰艇技术”专业组成员, “十三五”工信部高技术船舶计划总体组专家,《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主任编委。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黑龙江省模范教师,哈尔滨工程大学首届“兴海人才”称号获得者。

主要从事极地技术与装备、总体设计与仿真、船海装备数字化研究。主持发改委国家重大基础设施论证项目"极地环境模拟与测试大科学装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冰水船耦合运动学特性研究"、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项目"固液气耦合作用下的冰层动态变形及破坏机理研究"、工信部高技术船舶专项"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平台大型生活区人员应急与逃生技术研究"、"水下工程安全作业仿真测试装备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总装型号项目"气垫登陆艇驾控训练模拟系统研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深水铺管起重船视景仿真系统研制”等50余项国家级课题,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科技进步奖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

薛彦卓,男,1978年生,船舶工程学院院长,"极地装备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俄罗斯极地技术与装备"一带一路"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大会(ISSC)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冰区船舶设计制造技术(包括冰载荷的计算分析、新型破冰方式与机理研究、冰区航行船舶性能理论预报方法研究等)。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欧盟地平线2020项目1项、发改委大科学装置论证项目1项、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工信部高技术船舶项目6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其他军品及民品项目10余项。获得航海学会特等奖1项、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重大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EI检索十余篇。

耿敬,女,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水利工程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海洋工程类教指委委员,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理事,黑龙江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河海与水利工程设计理论及建造技术、智慧水利、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先后主持承担交通运输部、水利部、科技部、国家海洋局等部门委托的水利、能源领域等规划、设计、研究项目40余项,长期致力于黑龙江水系、松花江水系中俄、中朝界江港口规划设计、航道整治以及冰区水利的研究。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段文洋,男,1967年生,哈尔滨工程大学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联合学院院长。数值水池创新专项(一期)技术负责人,流体力学“兴海”学术团队负责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计划,获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黑龙江省优秀教师称号、黑龙江省高校教师年度人物奖,获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任总装备部水动力学专业组成员、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基础技术专家组成员等;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船舶温室气体排放专家组成员;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最高学术组织船模试验水池大会(ITTC)波浪中稳性委员会委员。还兼任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主编、《Journal of Ocean Engineering and Marine Energy》副主编等。发表学术论文120 余篇,其中SCI 等三大检索60 余篇。指导毕业博士生12人,毕业硕士生40余人。出版专著2部,获软件著作权1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国家级在研项目3项。

康庄,男,1978年生,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副院长,主管人才培养,哈尔滨工程大学深海工程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外专局“深海工程科学与技术——111工程创新引智基地”主任、 “深海工程装备与技术” 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委员会(ISSC)水下生产系统组委员。长期从事舰船与海洋工程浮式结构物总体性能和模型试验技术、海洋工程结构物风险与可靠性分析技术、水下生产系统可靠性耐久性模型试验分析技术、海上风机基于可靠性的维修保障技术等研究。主讲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共4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近5年承担、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5项、重点研发计划2项、发改委海工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工信部高技术船舶项目12项。编著或主编教材3部,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

李晔,男,1978年生,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副院长,主管科学研究,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水下机器人和水面无人艇的研发工作。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得者、黑龙江省高校青年学术骨干、全国潜水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机器人产业化联盟理事、上海市伺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Marine and Under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编委。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1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证书33项。出版著作3部。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二等奖4项。

苏玉民,男,1960年生,国防973技术首席。主要研究方向为水面无人艇技术、船舶推进与节能技术、微小型水下航行器技术。先后主持国防973、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海装预研等20余项科研项目。所完成的基于面元法对的三维机翼和船舶螺旋桨理论计算及设计工作,应用于沪东型船舶螺旋桨的开发,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所完成的水面无人艇技术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近年共发表论文130余篇,主编《船舶螺旋桨理论》、《潜艇原理》,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曾获国家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荣誉称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图书奖、黑龙江省优秀图书奖。

姚熊亮,男,1963年生,全国"百千万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国防科工委委属高等学校优秀教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曾兼任中国造船学会船舶理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造船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力学学会理事、黑龙江振动学会理事等。

姚熊亮教授带领的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973项目、科技部支撑计划、国防预研重点项目、水面舰艇和潜艇十余种型号的科研项目15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 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发明技术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6项,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专著与教材7部。团队培养博士50余人、硕士150余人。其中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1人获黑龙江省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2人获黑龙江省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课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学》获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研究方向:水下爆炸、振动与噪声、水下发射技术、跨介质飞行器动力学等。

任慧龙,男,1965年生,船舶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研究所所长,哈尔滨工程大学“环境载荷与结构强度”兴海学术团队负责人。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环境载荷与安全性评估、舰船结构智能感知与状态监测、舰船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加完成科研项目百余项。参与完成的 “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目标散货船油船建造标准与技术研发及应用”获2017年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大型舰船非线性波浪载荷水弹性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获2016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舰船砰击载荷预报技术”获2018年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高速三体舰船研发设计基础技术”获2011年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穿梭式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研究”获2014年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船舶结构疲劳强度评估技术”获2013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国产XX结构设计技术研究”获2014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Ocean Engineering, China ocean Engineering》、《船舶力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30余篇论文被SCI、EI检索。曾先后任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大会(ISSC)载荷技术、准静态分析技术、冲击载荷与响应、海上新能源技术和极地技术等委员会委员。目前的学术兼职有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力学委员会委员,军工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船级社技术委员海洋工程分委会委员,《船舶力学》编委等。

孙丽萍,女,1962年生,国家深海工程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常务副主任,船舶工程学院海洋工程技术研究所教授,发改委海洋工程总装研发设计国际工程实验室--基础研究及试验验证实验室副主任,国家工信部海洋工程总体组专家,国家863及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国家学位委员会博士论文通讯评审专家,中石油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三届国际船舶与海洋结构大会(ISSC)委员。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曾在德国汉堡大学造船学院访问交流一年,每年参加海工界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国际上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联系密切。

先后任海洋工程、船舶工程、中国海洋平台、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等多个学术期刊的编委。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设计与分析30多年,负责完成三十多项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防预研基金、国家重大专项、自然基金、博士点基金等关于舰船及平台结构性能以及海洋平台作业船性能分析等项目。目前主要从事海洋平台风险分析、深海浮式平台及外输系统的耦合性能、定位系统、立管设计分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承担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重大专项以及工信部海洋工程高新技术等项目,项目内容涉及平台一体化设计、多浮体开发模式、平台的风险评估、深海立管在冰区及深海的特性、涡激振动发电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部级重点教材3本,其中一本获得国防科工委颁发的首届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图书奖,并入选全国研究生教学优秀用书。

张阿漫,男,1981年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水下爆炸、气泡动力学、流固耦合动力学,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等科研项目共40余项。获得了全国创新争先奖,科学探索奖,中国高被引学者,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在JFM、JCP、PRF、POF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引5000余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0余项,出版书籍3部,海军标准1部。担任中国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军委科技委基础研究先进毁伤与评估专业组成员,学术期刊CMES副主编,以及《力学学报》、APOR等多个学术期刊的编委。

秦洪德,秦洪德,男,1976年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环境载荷与船海结构响应分析。发表期刊和会议论文9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2项。现担任国防科工局船舶领域专家组成员、工信部深海载人与无人系统专家组成员、中国海洋学会深海技术分会理事、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物理分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秦洪德教授是IEEE Senior member,目前担任IJASSE亚太区主编、Signal,Image and Video Processing副主编、Science Progress编委、Designs编委、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编委等。

郭春雨,男,1981年生,某国防基础加强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担任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生)院(青岛创新发展基地)副院长、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舰船总体性能跨尺度测试分析团队负责人。2003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学习。研究方向:水动力试验测试技术、船舶推进性能与节能、舰艇冰力学理论与试验技术。重点关注舰船极限海况下航行安全及极区舰艇冰力学两大研究方向。提出了近自由液面高频响精细流场测试方法,建立了舰船跨尺度绕流场测试技术体系、舰艇-冰-水耦合动力学模型及试验测试方法,构建了舰艇微观流场与宏观力学行为的物理统一。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首型三体舰船在内的多型舰艇的研制中,为解决国家装备研制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承担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计划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基础科研计划重点项目等 40 余项。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三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励。2019 年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在《Ocean Engineering》、《Marine Structures》、《Ships and Offshore Structures》、《Applied Ocean Research》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7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被 SCI 检索 60 余篇、EI 检索 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39 项、获得软件著作权 17 项、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及教材共 6 部。担任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某国防科技专业专家组成员、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某技术专业组成员、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试验鉴定组专家、工信部船舶能效提升专项论证组专家、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高良田,男,1964年生, 25年船舶制造领域从业经验,参与或主持工信部台湾海峡三体高速客货运输船关键技术研究、国家海洋局2×300kW固定式双转子导流增强型潮流独立发电系统产业化及国家海洋局2×100kW潮流能电站、海军预研项目XXXX平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冰区气垫平台关键技术联合研究与应用示范等项目。担任《中国海洋平台》杂志编委会委员、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评估专家、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可再生能源分会会员、科技部专家库专家、中国造船工程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