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黑龙江大学研究生!

img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一、专业特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优势、特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立的主要课程有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算法设计与分析,高等计算机系统结构,高级人工智能,计算理论,数据库系统实现,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等。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6人。在本专业的24名教师中,16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3人为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人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在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前提下,努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越的软、硬件研究条件。本学科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人,培养的研究生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得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次,获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项。毕业研究生已经成为多家知名企业和公司的骨干力量,并有7名毕业生在攻读博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在数据库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嵌入式计算与传感器网络、计算语言学和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等学科方向上形成了优势和特色,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

三、毕业前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也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软件工程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1、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跟踪学科领域的前沿,具有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适应能力。
2、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丰富宽广,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能够跟踪学科领域的前沿,具备独立从事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的能力,并能够从事其它计算机应用开发和计算机应用研究。
3、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书刊和撰写学术论文。

二、培养优势与特色
1、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硕士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三大类。学位公共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与基本素养,学位基础课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及计算机的软硬件基本理论,学位专业课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工程设计、开发与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选修课程根据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而设定。主要课程包括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算法设计与分析,高等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高级人工智能,计算理论,数据库系统实现,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2、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硕士生导师27人,其中校内导师15人,企业导师12人。在校内导师15人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13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2人为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人员。在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中,博士学位的获得学校及博士后的研究单位分别是日本静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在企业导师12人中,研究员6人,高级工程师6人,博士1人,硕士11人。企业导师的工作单位分别是理光中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本专业现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次,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次、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次、获得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1人次、获得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次、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次。
3、教学条件
本专业成立于2005年,现有实验室面积1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主要包括LG4000机群并行计算机、美国克尔斯博公司的MICA2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美国Cisco公司的无线网络设备、HP DL580G5服务器、DELL服务器、IBM RS6000小型机、数字图像处理设备、HP微型机工作站、RFID及相关设备、笔记本电脑、微型计算机等先进设备300余台件。这些设备对本专业的研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基础保障。
4、教学、教研及科研成果
本专业近年来共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其它奖励1项,获专利和软件专著权3项,出版教材和学术论著5部。近五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和引用50余篇(次)。本专业还特别重视教学质量,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
5、毕业生表现与社会认可
本专业为社会培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多数在包括搜狐、腾讯在内的国内一线公司工作,就业率100%。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十分肯定,社会评价好。认为本专业毕业生具有集体观念、团体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作风朴实,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发展后劲足。毕业生普遍表现突出,受到用人单位的重用,能很快成长为业务骨干。

二、宣传图片
提供能够充分突出本招生专业或类别(领域)特色、优势,对考生有较大吸引力的图片。
1.专业学位:每个类别(领域)4-5个图片。
2.
计算机技术

一、概述
计算机技术领域重点研究如何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发挥计算机系统在各学科、各类工程、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本领域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与其他领域紧密相关的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理论、技术和方法等。

二、培养目标
计算机技术专业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技术领域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型专门人才,要求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独立承担专门计算机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胜任计算机技术及相邻专业方向的教学、工程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科研等工作。

三、师资情况
本专业现有硕士生导师32人,其中校内导师20人,校外企业导师12人。校内导师的20人中,有14人是双导师,即这些导师既是全日制计算机技术(085211)的导师,又是脱产GCT计算机技术(430112)的导师。校内导师20人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13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具有硕士学位,1人具有学士学位。校外企业导师12人中,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6人,博士1人,硕士11人。全部32名(含校外企业导师)硕士导师中,50岁以上的2人,40-49岁12人,30-39岁的18人。本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人,在职学生52人,师生比合理,生师比为2.5:1。
本专业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在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前提下,努力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越的软、硬件研究条件。建立健全了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以制度鼓励与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与博士后。5年中9人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重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学成归来,5人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有4位青年教师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到国外大学访学,2人攻读国外博士学位。
本专业现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黑龙江省杰青1人、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

四、教学、教研及科研成果
本专业近年来共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其它奖励1项,获专利和软件专著权3项,出版教材和学术论著5部。近五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和引用50余篇(次)。本专业还特别重视教学质量,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

五、教学条件
本专业成立于2010年,现有实验室面积1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主要包括蓝光集群BL-40000-16S并行计算机、曙光高性能服务器、天阔服务器A620r-FX、美国克尔斯博公司的MICA2、TelosB TP430 CrossBow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惠普服务器 HP-DL560Gen8、刀片服务器BL460CG7、刀片服务器HPprolantBL460C、数字图像处理设备工作站 Think StationD20、工作站HP BL680、RFID及相关设备、笔记本电脑、微型计算机等先进设备300余台件。这些设备对本专业的研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基础保障。
本专业在实验楼323设有一个案例教室1间,共有30个座位。该案例教室可以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和实物展台,配有带宽100兆的网络信息点,可共10余位研究生同时使用笔记本电脑联机上网。该案例教室利用率高,除了作为并行计算、传感器网络、计算语言学、媒体计算、网络安全传感器网络和嵌入式计算等专业的案例教室外,每个导师的专业讨论班以及公共理论课程的大讨论班定期在该案例教室进行。

六、就业前景
本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也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2012年毕业6人,2013年毕业8人。毕业的学生去向基本上是科研所,以及百度、腾讯等国内著名软件公司,截止2013年学生就业率为100%。

软件工程专业介绍
软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从2010年开始招生,已经招收4届学生,累计招生人数29人,累计毕业人数13人。

一、培养目标
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跟踪学科领域的前沿,具备独立从事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的能力,并能够从事其它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能力。

二、培养优势与特色
1、课程体系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要求我们将新的知识单元及时引进课程体系中,使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有超前和发展的眼光,随时将一些新兴的、成熟的内容吸收进课堂教学,做到对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动态调整,保持课程体系的动态性、前瞻性。
软件工程硕士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三大类。学位公共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与基本素养,学位基础课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及计算机的软硬件基本理论,学位专业课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工程设计、开发与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选修课程根据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而设定。课程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

2、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硕士生导师27人,其中校内导师15人,企业导师12人。在校内导师15人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13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2人为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人员。在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中,博士学位的获得学校及博士后的研究单位分别是日本静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在企业导师12人中,研究员6人,高级工程师6人,博士1人,硕士11人。企业导师的工作单位分别是理光中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3、实践实训
本着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基地建设目标,近五年来,本专业签约建设了面向研究生教学的2个教学实践基地:哈尔滨英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科瑞尔思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中关村、沈阳、黑龙江大庆建立了科瑞IT实习实训基地,年接待实习实训硕士、本科、专科学生10000人次。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能够满足学生基础教学与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有力地提高了学院的办学能力与办学水平。
软件工程专业通过与多家公司签约,聘用企业导师,从而形成双导师制,派遣学生到有关公司结合相关课题研究进行实习和培训,进而使得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锻炼了研究生人才。
4、教学条件
本专业成立于2005年,现有实验室面积1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主要包括LG4000机群并行计算机、美国克尔斯博公司的MICA2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美国Cisco公司的无线网络设备、HP DL580G5服务器、DELL服务器、IBM RS6000小型机、数字图像处理设备、HP微型机工作站、RFID及相关设备、笔记本电脑、微型计算机等先进设备300余台件。这些设备对本专业的研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基础保障。
5、毕业生表现与社会认可
本专业为社会培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均在国际、国内一线公司工作。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十分肯定,社会评价好。认为本专业毕业生具有集体观念、团体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强,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作风朴实,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发展后劲足。毕业生普遍表现突出,受到用人单位的重用,能很快成长为业务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