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img

“这是一个美好的开端!”——哈佛、牛津斯坦福等世界名校师生走进川大

  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悉尼大学、约克大学……一个个响亮的世界名校,在接下来的两周,就这样借助"实践及国际课程周"这个盛大的活动与四川大学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我们来了,我们期待!

  无论是外籍教师还是外籍学生,无论是初次参加四川大学"实践及国际课程周"的新人还是经验丰富的"老人",即将开始的第五季"实践及国际课程周"依然让来自世界名校的师生们激动而期待。

  芝加哥大学Thomas Lang教授笑言,作为四川大学"实践及国际课程周"的新人,自己的心情既有几分激动,又有几分期待。陌生的国度,热情的川大,让他下定决心要让同学们"增长见闻、学有所得!"

  华盛顿大学Marshall Brown教授则对"热"这个词印象深刻。成都的炎热与川大的热情在他看来配合得相得益彰,将"实践及国际课程周"的气氛炒得火热。他情不自禁地表示,漫步在这个历史悠久的校园中,自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同学们在课堂上见面了"。

  哈佛大学学生Elias Tuomaala是一名经济专业的学生,他深知全球交流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更期待这次四川大学的冒险之旅能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难忘体验。"我要为四川大学点赞!因为四川大学做得非常棒,为世界各国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他强调说。

  德国哥廷根大学的Aya,是一个很爱笑的金发姑娘。她一点也不担心即将开始的两周川大生活会有什么不适之处,因为"志愿者的服务实在是太好了!" Aya摇摇身旁来自德国哥廷根大学的dana,笑着说,"我们很向往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

  比利时鲁汶大学学生Sjifra de Leeuw已经预感参加四川大学"实践及国际课程周"将是其一生难忘的体验。Sjifra de Leeuw感觉自己已经是川大的一员了,为了证明这一点,她用刚学到但清晰的中文说,"谢谢你们邀请我来"。

  我们聆听,我们体悟!

  如洗碧空、风光如画。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悉尼大学、芝加哥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师生们在志愿者的引领下,徜徉在积淀了厚重历史韵味的四川大学,先后参观了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华西校区和江安校区,聆听校史风云,感悟百廿风华。

  在气势恢宏的明德楼前,他们欣赏了这座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古平南主持设计的文物建筑。当得知明德楼建成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都地区第一幢大型教学建筑,也是成都市首批文物建筑时,来自南锡国立高等艺术学院的Laurent Marie教授感慨着:"这不仅仅是一栋楼,更是可触摸的艺术和历史。"

  在荷叶青青的荷花池畔,鲜艳的花朵被硕大的荷叶簇拥着,娇嫩欲滴。配合着荷池四周古朴的青砖路、碧瓦楼,更彰显出望江校区的质朴厚重。"这就是我心中的中国景色!"几名留学生们惊叹道,纷纷在池边留影,记录下这美好的夏日风光。

  在中西合璧的华西校区,大家参观了医学图书馆。这里收藏了大量生物医学文献,所收藏的西方医学书籍培育了中国第一个牙科学博士黄天启、四川第一个女医学博士乐以成。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藏书吸引了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医学生们的注意,虽然国际课程周还未正式开始,他们已经开始和志愿者同学商量借用他们的校园卡来馆内阅读的事情了。

  随后,百余位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的师生们参观了"华西十景"之一的钟楼。解说员介绍说:"与钟楼紧紧相邻的是半月形的荷花池,每每夜空来临,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时,钟楼的倒影在荷花池里,就像映在月亮之中一样非常的美丽动人"。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的Sjifra de Leeuw很是激动,这位身材小小的女生语速极快:"能被邀请参加国际周太激动了,我几乎已经能够预感到,这将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体验了。"

  结束了望江校区、华西校区的参观后,百余位外籍师生前往江安校区,参加专门为迎接他们而设置的欢迎会。沿途,他们还参观了江安校区文科楼群,欣赏了巴渠、德水、沫溪的美景,充分感受了四川大学校园中浓郁的川大文化。

版权所有©四川大学
中教智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