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img

“川大与宾大课程是完全接轨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课堂纪实

  编者按:宾夕法尼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简称宾大,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是全球顶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学,著名的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也是美国第一所从事科学技术和人文教育的现代高等学校。据2016年US News发布的大学综合排名,宾夕法尼亚大学位列全球第14名,并被评为全美最受欢迎大学之一。

  本届四川大学"实践及国际课程周"邀请宾夕法尼亚大学Patrick J. Walsh教授来校开设"Organ Metallic Chemistry"(有机金属化学)和"Main Group Inorganic Chemistry"(无机化学)两门全英文课程。Patrick Walsh教授在有机合成化学,特别是金属有机催化及手性合成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

  在川大的"快""乐"生活

  距离上课还有半小时,一头棕色卷发、戴着黑框眼镜的Patrick Walsh教授就出现在了教室门口。他和同样提前来到教室预习功课的同学们打了招呼后,就快步走到教室第一排,迅速放下肩上的黑色书包,开始聚精会神地在笔记本电脑上检查课件,不时地,还会与上前来提问的同学交流。

  Patrick Walsh教授在今年的"实践及国际课程周"中为同学们讲授《有机金属化学》和《无机化学》,是化学学院邀请的四位外籍教授中唯一一位开设了两门课程的老师。为了让同学们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Patrick Walsh教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设计教学环节、择选教学内容上,无论是颠簸的校车上,还是课前的教室里,常常能见到专注于备课的Patrick Walsh教授。"虽然来川大之前我已经备好了课件,但是授课是具有高度针对性的,要根据每堂课学生的接受程度、学习反馈进行不断调整,所以每堂课前我都会花费几个小时时间来调整教学内容。"分秒必争的"快节奏",不仅是Patrick Walsh教授多年来养成的教学习惯,也形成了他在四川大学国际课程周的"快"生活。

  "因为开设了两门课,教学量非常大,每周从周一到周四,连续4个下午都被排得满满当当。"面对求知若渴的学生们,Patrick Walsh教授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最忙的时候,他甚至顾不上吃饭,随便吃个面包就匆匆奔赴教室。这让他到现在还没有机会好好欣赏校园风光,Patrick Walsh教授幽默地调侃道:"我每天都欣赏川大的美丽风光,从校车站出发,穿过长桥,再走到教室。真的是非常长的一段距离,学生给我介绍说江安校区的长桥是中国高校里第一长桥,果然名不虚传。这也是我近距离感受川大的方式之一,不得不说,川大确实非常美丽!"

  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工作,Patrick Walsh教授却并不感到疲累,相反,他用"忙碌却快乐"来形容在川大的生活。他说:"很多人觉得化学是枯燥艰深的,但在化学专业人士看来,它具有激动人心的美妙。川大愉快的教学经历让我见证了川大学生对化学的热爱和激情,也感受到了中国学生的真诚、友好。"让学生们能在课堂上感受化学的精彩,领悟科学的魅力,这也让Patrick Walsh教授在川大度过了一段颇有成就感的"快"、"乐"生活。

  像成都一样"慢"的课堂

  化学学院的刘曦楠同学选修了Patrick Walsh教授的有机金属化学课程,谈及上课体验,她赞不绝口:"有机金属化学这门课主要讲授金属离子与离子、分子等配体形成配合物的过程。在讲授中,Patrick Walsh教授重点对化学键这种作用力进行了分析,并详实阐释了作用力大小与化学键的长度、夹角、种类等之间的关系。Walsh教授语速节奏像成都一样慢,但课堂氛围很好,感觉我们好像是坐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室里一样。"

  有机金属化学和无机化学两门课都是专业性极强课程,用英语讲授无疑大幅度提高了课程难度。但Patrick Walsh教授并没有因为语言障碍而降低课程门槛,相反,他认为川大学生的专业基础很好,领悟力也很强,所以他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还是与宾大课程接轨,"讲的内容稍微有点难。但我觉得只要语速合适,同学们对于知识本身的接受程度是相当高的。"

  为此,Patrick Walsh教授特意放慢了课堂教学节奏。与上课前风风火火的样子迥然不同,课堂上的他带有一种不徐不疾、有条不紊的"慢":讲话语速适中,声音饱满有力。每每讲完一处,Patrick Walsh教授会刻意停顿几秒,调皮地眨眨眼,用一种俏皮而轻松的语气问"any questions?"得到同学们否定的反馈后,他才继续讲下去。

  Patrick Walsh教授还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授课小技巧,帮助同学们在"慢"课堂更好地吸收知识、活跃思维。除了使用PPT辅助讲解之外,他还会不厌其烦地在黑板上画化学结构式,一节课下来,两块黑板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母和线条组成的化学符号;遇到重要知识点时,他会停下来向同学们提问,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此外,不定时的小测试也成为了解同学们掌握程度的重要法宝。

  2014级化学学院本科生张宗润同学英语听力不是太好,选课之前,他颇为担心会经历"过山车般的课堂"。真正聆听了Patrick Walsh教授讲授后,他有些兴奋:"Walsh教授讲英文不快,我基本都能听懂,而且每次上新课前,老师都会对上次课所学内容复习巩固,相当于学了两遍,学起来容易多了。不过依然有些压力,虽然口语速度慢了,但课堂知识密度可一点都没有减少。课下还是需要阅读大量的材料,才能跟得上老师的节奏。"

  Patrick Walsh教授谈到,"川大的学生真的很聪明,很有天赋,也十分努力,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学习化学的好苗子。"连续两年参加实践及国际课程周活动,Patrick Walsh教授还有一点自己的"私心":"推进国际化教育,不仅是川大的愿望,也同样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目标。我希望借助这个机会,在川大挖掘并吸引更多领悟力强、有学术潜力的学生到宾西法尼亚大学深造。

  "拿出川大学生学化学的热情来学好中文"

  国际周开课第一周,Patrick Walsh教授站在讲台中央位置,扫视了一眼课堂后,按照惯例他开始自我介绍:"大家下午好,我是Patrick J. Walsh教授,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很高兴来到这里……"Walsh教授刚一开口课堂上就炸开了锅,"竟然来了一位会讲中文的外教"不知道谁惊呼了一声,毫不知情的同学们睁大了眼睛,随即议论纷纷,"Patrick Walsh教授发音蛮准确的","Walsh教授中文讲得很棒喔"……带着温和的笑容,Patrick Walsh教授接着说:"我的中文并不好,所以我用英文给大家讲课……"面对Patrick Walsh教授"谦虚"的真心话,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笑了,并齐声回答:"好!"介绍完毕,大家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在简单的中文交流中,Patrick Walsh教授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对于中文,Patrick Walsh教授可不是只会死记硬背简单的自我介绍,他有着强大的中文词汇库,课堂上经常会冒出几个中文词汇辅助讲课,对此,有同学感慨"双语教学有点过瘾"。课间休息,有几位同学主动走上讲台向Patrick Walsh教授请教,对于有人提问,他十分高兴,顾不得擦去额头上细细密密的汗水,他开始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答困惑,担心同学们没听懂,在关键之处他又细心重复了一遍,讲解完毕,他用中文再次确定"听懂了吗?"当同学用中文回答"懂了!"时,Patrick Walsh教授显得十分满意,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Patrick Walsh教授对中国的山水和文化十分痴迷,再加上其任教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与中国高校有较多合作项目,因此三年前他决定学习中文。除了中文,Walsh教授还学习过西班牙语,曾经他一度认为西班牙语是世界上最难以攻克的语言大山,但学习中文后发现 "西班牙语简单,中文才难"。

  语言学习的困难并没有让Patrick Walsh教授"打退堂鼓",他说,学好中文可以帮助他更好地了解中国。来川大前,Walsh教授亲身感受并体验了中国北方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蓝天白云下,在辽阔无边的草原上骑着高头大马缓步前行,让他怡然自得、倍感惬意,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人民十分友好、善良。" Patrick Walsh教授如此评价。

  每当同学们称赞他中文说得很棒时,Patrick Walsh教授便会露出孩子般得意的笑容,但又有些不好意思:"我中文说得不好。"Walsh教授表示他要拿出川大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来学好中文,希望此次的川大实践及国际课程周之行,能够大幅提高他的中文水平,"在这方面,我是学生,川大的同学们是我的老师"。

版权所有©四川大学
中教智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