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2002年1月(由原湖北农学院食品科学系,农学系生物技术教研室和动物科学系动物生理生化教研室合并组成)。学院现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4个本科专业(生物技术本科专业设立于1999年,是长江大学校级重点专业,2012年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制药方向)获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生物工程本科专业设立于 2002年,2013年批准为国家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由设立于1993年的农产品贮运与加工专业更名,是长江大学校级重点专业,2014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设立于2012年)。
学院是长江大学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共建单位之一,还具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种业与农艺和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有《普通遗传学》湖北省精品课程(共建),及《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5门长江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基础生物学》全英文教学课程,以及《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遗传育种》、《食品营养学》和《食品加工新技术》5门双语教学课程。现有全日制本科生及研究生 1300余人。学院共有教职工82人,其中专任教师53人,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1人。教师中有教授12人,占专任教师的22.6%;副教授 17人,占专任教师的32.1%;38人具有博士学位,占专任教师的71.7%。学院聘任有湖北省“百人计划”1人,遗传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人、主讲教授1人和讲座教授1人,产业教授1人。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
学院建有湖北省淡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研发检测共享平台、中央与地方共建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实验室、食品加工与安全和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是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之一,同企业合作共建有湖北省生物菌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江大学生物医药研究所、荆楚特色食品研发中心、食药用微生物研究所和植物基因研究所。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3800余万元,主要有激光共振聚焦显微镜系统、荧光生物显微镜、流式细胞仪、荧光定量PCR仪、基因枪、多功能激光扫描成像系统、全自动核酸提取工作站、蛋白质分离纯化工作站、蛋白纯化系统、自动酶标仪、双向电泳系统、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制备型超速离心机、高速冷冻离心机、超低温冰箱、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氨基酸分析仪、全自动生物发酵罐、电子鼻气味分析系统、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氨基酸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冻干机等大型仪器设备。
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7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出版专著及教材20余部,在SCI收录期刊等核心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荣俊教授主持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和猪圆环病毒II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分别获得农业部二类和三类新兽药证书并成功实现了商品化生产。获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学院十分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多次邀请美国、德国、加拿大、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大学教授来院讲学、科研合作以及受聘为客座教授。目前学院与省内外4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长期院企合作关系,以促进双赢并推动人才培养、研究开发、学生就业等工作的深入开展。生命科学学院将进一步与农业、食品、医药、石油、环保行业等相关学科领域密切结合,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构建新的更高、更宽的生命科学发展平台,建成国内有特色、省内有优势的生命科技和食品科技高级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