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长江大学研究生!

img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始建于1978年,成立于2004年1月。

学院现设有化学系(应用电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系(油田化学研究所)、化学工程系(化工研究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材料研究所)、环境工程系(环境保护研究所)、大学化学教学部和实验中心共7个教学机构。

学院现有化学、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工艺方向、石油炼制方向)等5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和湖北省石油化工战略性支柱产业专业计划;应用化学专业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并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及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化学专业设置最早,为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自开办以来,学生的生源质量和就业形势一直很好;环境工程专业于198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全国石油高校中第一个获教育部批准招收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院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环保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随着国家新环保法实施及对环保的重视,环境工程专业更具广阔发展前景。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12人,其中专任教师8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3人,副教授32人,博士4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6%,博士占比50%。

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2人,湖北省优秀青年骨干人才1人。长江大学教学名师1人,教学工作突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人,长江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4人,楚天学者讲座教授1人,楚天学子1人,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

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特色鲜明,深具实力。现有“油气田应用化学”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化学工程、材料工程2个工程领域硕士授权点;“应用化学”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和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7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2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学院科学研究工作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研究领域和方向主要涉及油气田应用化学、油气田环境保护和精细化工等。近5年来,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56项,承担横向科研项目253项,年均到款科研经费超过2200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80篇,其中被SCI等收录128篇;出版学术著作8部;17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化学固壁与保护油气储层的钻井液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Gemini表面活性剂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15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目前拥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4门;公开出版主编教材20余部,其中1部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被列为21世纪农林类高等学校教材;“十一五”以来主持省级及校级教研项目20余项,2项教研成果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16年学院王兰洁老师获湖北省“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加拿大、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国家在多个领域开展科研合作;并且邀请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余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开展学术交流。同时,还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湖北宜化、江汉油田、荆门石化、荆州嘉华、汉科集团、荆州天合、荆州现代石油、荆州埃科、湖北创联、荆州奥克兰、荆州金科环保、荆州新景、荆州博宇、湖北三宁、荆州中水、荆州集美、荆州中环、荆州学成、宁夏朔光、四川弘晟等2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院现有本科生1400余人,研究生100余人。

近年来,学生工作坚持以促进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总目标,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安全管理、学习管理、活动管理、党团管理和就业指导为抓手,创新学生工作新机制,成效显著,特色鲜明。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活动,学生在各种校内外竞赛活动中共获得奖励220余项,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6篇,其中3篇被SCI收录。近5年来,学生考研录取率一直稳定在30%左右。学院高度学生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定期邀请企业家、优秀校友、人事经理等进校开展就业培训。与此同时,学院广开渠道,加强与本行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大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岗位匹配度。近5年来,学院5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每年有近1/4的毕业生就业于三大石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