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学历史
外国语学院始建于1977年,原荆州师范专科学校设置英语系并招收英语专科生。1999年,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2002年,原江汉石油学院开设外语系日语专业。2003年,原江汉石油学院英语系、原湖北农学院外语系、原荆州师范学院英语系合并为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学院于2005年获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应用语言学、翻译、文学三个研究方向,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400余名。
二、理念与定位
学院践行立德树人与尊崇学术,尊敬学者,尊重学生的办学理念,建构“外语基本能力+特色方向”的专业培养模式,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三、学科发展
学院设有英语系、日语系、商务英语系、公共外语教学部以及省级语言学习示范中心和校级研究基地——长江大学翻译研究中心。学院承担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英语、日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等5个语种的公共外语和二外教学,以及出国留学、等级考试等外语培训任务。
四、教学特色
1、英语专业采用“1+2+3+4”的培养方案:
2、商务英语专业以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特色,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政合作、校产合作等实现专业与企业、行业、产业、协会等的深度融合。本专业的理论课程为三大模块:基础商务英语类课程、商务类课程、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类课程。三者的比例大致是6:3:1.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由校内外实践课、专业实习、商务方案策划、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五大部分组成,真正实现“课堂进企业”和“企业进课堂”。
3、日语专业主要有语言和经贸两个专业方向,在日语专业的平台上,突出文学文化和经济贸易方面的特色。日语专业积极探索和国外高校合作办学模式,通过国际交流途径,每年向日本高校输送10余名交换留学生。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不断提高办学实力,在业内享有良好的办学口碑。
4、公共外语教学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强化过程精细化管理,注重分层分级教学与模块教学,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手段,调整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五、科研成果
学院在语言学、英语文学及批评理论、英汉对比和翻译等研究领域逐步形成特色。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省级重点项目等38项,科研经费逾600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40余万元)。学院教师在国际SSCI和A&H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篇,在《中国翻译》和《外语界》等国内期刊发表论文800余篇,出版专著41部,其中核心及权威期刊发表150余篇,检索收录转载论文40余篇;获湖北省优秀社科三等奖1项和湖北省翻译协会学术成果一等奖2项。
六、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7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59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7人,楚天学者1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楚天学子1人。专任教师90%以上具有出国(境)进修学习的经历。学院常年聘用外籍教师10余人,聘请外语界知名人士、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10余人。
七、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注重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学院先后荣获“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称号和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学院创建的“阳光文化”系列成果荣获全国第七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
学院学生工作以班级建设为核心,构建“五位一体”学生工作教育体系,以“学科竞赛专业化、学生社团特色化、学生活动系列化、学生发展个性化、实践育人精品化”的育人模式,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质。学院先后荣获2014-2015年度大学生课外科技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学院分团委获2015年度“长江大学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外国语学院学生会连续3年获“长江大学标兵学生会”称号。
八、学生发展与就业
学院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强,具有较好专业素养。近5年来,学院共有150多名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全国口译大赛(英语)等23个竞赛,其中有38名学生个人(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总决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三等奖及以上奖。伍廉松博士指导学生发表的系列论文《志愿服务体系构建及其发展研究》首获湖北省201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17年,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张建朋、虎哨林、梅梦媛、邰馨语在第二届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二等奖。英语专业学生江晨阳、许理科荣获“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总决赛二等奖。
近5年来,我院本科生英语、日语专业四级通过率保持在90%以上,考研录取率稳定在10%以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100%。学院常年选派学生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学习和交流,学生就业形势好,发展前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