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长江大学研究生!

img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教育科学系。2014年正式更名。主要职能有,负责教育学、心理学学科建设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负责全校师范生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的教学组织、师范技能训练及教育实习的组织与管理;负责全军预备役军官“三战”培训与研究工作,并培育、发展相关学科;承担“国培计划”的实施、学校青年老师岗前培训等工作。

学院现有41名专职教师,教职工41人,专任教师34人;外聘教师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6人,博士12人,硕士生导师14人。小于35岁的有12人,36-45岁的有8人,46-55岁的有13人,56岁以上的有1人。校内兼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1人;获“省级优秀教师”称号2人;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18人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28人,在校研究生69人。生师比19.8:1。

现设有本科专业3个:应用心理学(2001年设置)、教育学(2005年设置)、学前教育(2011年设置)。2015年学前教育暂停招生。现建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012年),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0年)。在高等教育学、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管理心理学等方向培养硕士研究生。

设有心理学系、教育学系、学前教育系三个教学系。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资料室、长江大学预备役部队心理教育训练研究中心、长江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长江大学预备役军官培训中心。

学院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面积682.87M2,实验仪器设备233台(件),仪器设备总值240.9万元。大型仪器设备有64导脑电系统、眼动仪、生物反馈仪。图书资料室有专业学术期刊50种,专业图书近6500余册。建有20余个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80个师范教育实习基地,与荆州市司法局、沙市中学等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

2007年以来,教师共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5项。出版专著33部,主编、参编教材2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64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84篇。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湖北省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奖4项,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荆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逐步形成了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稳定的研究方向。

学院确立了“三基四实一创二能”的人才培养理念,(“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四实”:基础扎实、为人诚实、作风朴实、工作务实;“一创”:创新精神;“二能”: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学院每年举办专业基本功大赛、“青春路上”毕业文艺晚会、博雅文化节等,并为学生搭建个性化才能培养展示平台。学院实行大学生导师制,为每一位大学生配备导师,从专业学习、特长培养到学会做人、心理保键等,全方位助力大学生成人成才。学院加强大学生“三个一”(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素质培养。学院成立大学生辩论队、健美操队、合唱团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逻辑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2014年,学院辩论队获得学校第四届“清晓杯”辩论赛季军;合唱队获得金秋歌会合唱比赛第3名;健美操队获学校第十一届健美操比赛第1名;体育舞蹈队获学校第十一届运动会体育舞蹈比赛第3名。教育学院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近五年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超过18%,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0%。

学院将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贯彻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着力培植教学科研团队;凝练学科特色,提升学科实力;完善科研奖励机制,营造浓郁科研氛围;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稳定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致力于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