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欢迎你!

img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一、院长寄语

(数计学院院长  马俊教授)

武汉纺织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毕业生就业质量麦可思数据排名稳居学校前列,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同时学院也逐步走出一条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学院发展的道路。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数计学院将继续秉持“崇真尚美”的校训精神,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培养更多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技术型创新人才。  

二、专家学者简介

马俊,男,1963年1月出生,博士,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担任理学院院长、教务处长及人事处长等行政职务,现任数学与计算机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小波理论及其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研究经费40多万元。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3篇。长期担任本科和研究生的数学教学工作,任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

三、学院介绍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涵盖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建有6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含嵌入式系统和数字媒体两个方向)、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建有2个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点。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于2012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现有教职工115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43人,硕士生导师36人,博士52人;获批湖北省“百人计划”2人,“楚天学者计划”教授11人,楚天学子1人,“阳光学者计划”教授3人,阳光学子1人。宁波大淘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在学院设立了“大淘大学生助学基金”,深圳远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学院设立了“ITjob奖学金”。

四、专业介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方向)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图形图像处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游戏动漫、媒体工程、虚拟现实、智能终端等相关技术,具有数字媒体系统开发与数字内容制作能力,品德优良、知识面宽、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基本艺术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3人。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指导多名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各类学生竞赛中获奖。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原理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动画设计与制作,OpenGL图形编程,Unity 3D应用开发,移动平台应用开发。

就业前景:数字媒体行业有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在游戏开发,特别是数字动漫、3D游戏开发,虚拟现实应用,移动媒体设计等领域前景广阔。

专业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彭涛 电话:13317178592 邮箱:33097696@qq.com

2、计算机工程(物联网工程)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简介:本专业面向行业物联网发展战略需求,突出物联网技术在行业领域交叉渗透的应用特点,培养能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外语阅读、数学思维和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能掌握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物联网中物物互联与信息感知交互的理论方法、物联网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在行业及跨行业领域业务流程精细化的物联网信息处理应用技术,具有坚实的物联网技术在行业领域或跨行业领域综合应用的能力。现有专业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近年来,承担各类横纵向课题项目10多项,公开发表各类高水平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3项。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物联网概论,RFID技术及应用,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物联网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Java Web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

就业前景:主要就业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产品及系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技术管理与设备维护等。

专业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聂刚 电话:13995612631邮箱:375402987@qq.com

3、软件工程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备规范的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项目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良好的组织与交流能力,能够按照工程化方法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采用以项目为背景的教学方式,“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贯彻面向岗位、面向综合素质、面向个性化的三个面向培养原则。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黄鹤英才计划”1人,教授2人、副教授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6人,3人具有海内外博士后研究经历。

主要课程:计算机科学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Net程序设计、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XML技术及应用等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系统应用开发软件工程、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软件测试技术、统一建模语言UML、软件项目管理。

就业前景:计算机软件专业公司从事软件设计、开发、软件测试与与软件项目管理。金融企业从事数据处理、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软件的系统分析与维护、办公自动化软件处理,信息技术商业企业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研发与服务等,就业范围广,前景良好。

专业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魏雄 电话:13517195480 邮箱:wx_wh@wtu.edu.cn

4、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掌握数学与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工具、利用数学及统计学知识解决经济、金融领域的数据分析与应用等实际问题,既能在经济与金融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信息管理、经济定量分析工作,也能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技术型创新人才。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包含“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7人,博士10人(其中博士后5人),硕士5人(其中4人在读博士)。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近两年来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

主要课程:政治理论、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学模型、回归分析、数据挖掘与统计计算、多元统计分析、离散数学、数据库管理与应用等。

就业前景:IT行业,经济金融与企事业单位,继续深造。

专业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石先军 电话:15871493876 邮箱:105160316@qq.com

5、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介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学校复合型人才试点班。本试点班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需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术型创新人才。掌握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和较强的思维素养,能熟练运用算法设计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有“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楚天学者计划”楚天学子1人,“阳光学者计划”阳光学子1人。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近五年来累计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50余篇。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离散数学、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方法、Oracle数据库系统管理、Java程序设计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经济、信息以及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亦可以进一步深造。

专业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张本龚 电话:15071335570 邮箱:benyan1219@126.com

五、学院地址:阳光校区4号教学楼410学院办公室

主页网址:http://mcs.w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