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长寄语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程建政教授)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以教育部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为依据,以优良的实验教学条件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保障,以近十年来学院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人才培养成就为标杆,致力于电子、信息、通信、电气、光电等领域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或许你没有211大学学生的起点,但我们的更多付出和你的不懈努力,四年后,你将达到211学生一样的高度。今天你给我们一份信任,未来我们给你一份惊喜。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欢迎你。
二、专家学者简介
程建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声学学会理事,中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作为子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参加完成了包括国家基金重点项目、863重大项目、中科院重点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项目,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多项应用开发项目和预研项目。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湖北省自科成果三等奖。发表论文50余篇, SCI、EI等收录10余篇。申请并授权专利6项。主要从事声检测、声成像及声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
刘侃,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楚天学者特聘专家,楚天学子,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国家自科基金2项。在国际学科顶级期刊及高水平杂志Angew. Chem.、ACS Nano、Lab on Chip、Langmuir等接收和发表论文近30篇(SCI 22篇;EI 5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12篇(SCI 11篇;EI 1篇)。已获得国内发明专利3项,国际发明专利3项,美国发明专利10余项。研究方向:医疗设备开发、传感器开发、自动化控制。
三、学院介绍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有近30年的本科办学历史。学院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设有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5个本科专业。《单片机原理》课程获批湖北省精品课程。学院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了“电子设计卓越工程师试点教学班”,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品牌;电气工程其自动化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及湖北省首批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学院为本科生提供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级奖学金等多项奖助学金,每年有约300多名学生获得各类奖助学金。
四、专业介绍: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简介:
本专业旨在培养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掌握电子信息的基本科学理论和先进应用技术,具有应用电路与系统理论和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进行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及技术创新的能力,能够在电子设备、系统设计及实用信号处理应用等领域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专业秉承应用是理论与实践最好结合的理念,通过加强电子信息基础理论学习及其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并依托创新实践平台 ,通过工程实训与学科竞赛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及其实验、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及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EDA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器原理与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等。
就业前景:
毕业生能从事与专业有关的技术或管理工作,历年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专业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夏舸(13545013901)
2、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有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拥有对本专业所有学生全开放创新实验室,通过实行“兴趣驱动”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及数字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可编程逻辑器件、电子测量、数据结构与算法、通信原理、移动通信
就业前景:近年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率稳居全校前列,2014、2015、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5.5%,97.6%、98.3%,考研率均高于20%,考上985或211大学的研究生人数分别为22、24、20。学生多就职于创维科技、宇视科技、合川科技等知名电子企业硬件或者软件研发工程师岗位,薪酬普遍为4500-7500。
专业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田裕康 13296563752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力生产和传输、用电控制技术和电机、电气设备及电气工程行业与系统中的设计、生产、施工和调试、运行、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和专业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电力生产传输和各类电气、电力电子设备的产品设计、新能源发电技术开发及智能电气控制系统集成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与控制、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就业前景:本专业既是新兴学科,又被广泛应用,就业和创业前景都相当可观。本专业的毕业生即可面向电力行业就业,可从事电力设计、建设、调试、生产、运行、市场运营、科技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又可从事其他行业中的电气技术工作,如从事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工作;从事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工作;从事单片机、PLC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工作等。
专业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张明 15327197013
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简介: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掌握光电信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光电信息系统基本能力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创新人才。本专业注重光和电的结合,并利用我校处在“光谷”地区的地理优势,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光电设计工程能力培养;依托“光电信息创新实训基地”,通过工程项目实训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光电子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信息光学、光学设计、光学仿真、光纤技术、数字图像处理、C语言程序设计等
就业前景:
毕业生能承担光电与电子行业中相关的技术工作并具有光电系统设计方面的优势。历年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专业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刘莉(13871269369)
5、通信工程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专业简介:通信工程专业采用“核心课程+项目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通信专业实验室和TI联合创新实验室等实践场所,通过阶梯式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以项目设计的方式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灵活应用。在专业教育中以信息化改造背景下的通信模块设计和信息化终端产品设计为培养特色。重点服务于工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社会的各种终端应用需求。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类基础课程、通信类理论课程、单片机类系列课程、FPGA类系列课程、通信网络类系列课程、程序设计系列课程、嵌入式类系列系统、系统综合设计。
就业前景:通信运营商、现代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电子通信类技术研发的相关科研院所、高新技术科技产业公司、企事业单位等。
专业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肖适:1362866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