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学专业
专业代码:101005 基本学制:四年
招收类型:文理兼收 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康复治疗学专业开设于2012年,2019年获校级一流专业,2021年获省级一流专业建设。本专业拥有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中西医结合康复学)硕士学位点,2017年面向全国招生。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系统的康复治疗基本知识、实践技能,具有中医传统康复治疗优势,具备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致力于健康事业发展,能够在各级医疗机构、康复机构或康养机构等开展康复治疗临床、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培养要求:
素质要求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康复事业,具有服务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树立人道主义精神,尊重病人,关爱生命,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依法行医,病人利益优先,维护民众健康。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勇于探索,不断追求卓越。
知识要求
1.能够熟记并应用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能熟记并熟练应用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基本知识和综合康复治疗原则和方法。
3.能应用国际功能分类(ICF)框架,培养学生对病人的整体健康观念,并能提供以康复为核心的医疗服务。
能力要求
1. 具备熟练应用中西医康复治疗技能,具有开展康复治疗工作的基本能力。
2.能够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原则,具有通过规范化评估,制定高质量并有循证医学支持的康复治疗处方,并有效实施康复治疗方案的相关技能。
3.具有较强的临床思辨能力,具有独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能较好地应用协调医疗小组、医患之间的矛盾。
核心课程:系统解剖学、生理学、人体发育学、人体运动学、临床疾病概要、康复功能评定学、运动疗法学、物理因子治疗学、作业治疗学、心肺系统疾病康复、神经康复学、肌肉骨骼康复学。
就业方向:能够在各级医疗、康复专科医院、康复机构或康养机构开展康复治疗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以及能够在康复医学工程研究机构、公司从事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