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国家林业局和湖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text

095300风景园林

一、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标

(一)培养目标

主要为风景园林事业相关领域培养应用性、复合型、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爱国敬业、遵纪守法、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和科技进步。

2、掌握风景园林学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发展趋势。

3、能胜任风景园林的相关研究、风景园林项目的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领导意识。

4、掌握解决园林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对交叉学科领域有较好的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

(二)培养特色

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安排方面强调学科特色和地域特色,在授课方式上强调实践性和案例教学。

1、园林植物与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是我校培养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根基,是农林院校的立身之本。这一领域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依托学校学科优势,结合市场,服务社会。已经在长沙市、株洲市等城市的绿地系统及园林植物选择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在华中地区人居环境适用的观赏植物评价和高功效绿化配置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正准备力图完善南方丘陵山地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形成具有中南林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体系。

(2)园林植物的生理学、生态效应、抗逆性的研究;具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引种驯化及生物学和生理学研究。我院导师对榉树、冬青、珙桐等珍稀观赏植物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木兰科植物、华中地区行道树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滞尘效应,部分园林植物的热胁迫、低温胁迫、水分胁迫等方面也取得了系列成果。

(3)珍稀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保护利用、园林植物新品种选育和园林应用研究。包括了对榉树、常绿杂交冬青、木兰科植物等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和新品种选育研究,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生物学特性及濒危机理研究,植物新品种选育及园林应用研究等。

2、景观恢复与修复工程

依托传统学科优势,我院导师在针对煤矸石矿区生态修复、高速公路边坡景观恢复方面,探索出了合理高效的CS植被恢复技术。对洞庭湖、洪湖等的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形成了系列成果。在重金属污染受损地段进行了生态修复的试验,探索出了高效可行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并取得了多项专利技术。在南方山区高速公路边坡景观恢复方面的技术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

(1)以课题和项目带动教学。在园林工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我院导师在立体绿化特别是墙体绿化工程技术方面进行了系统地研发,目前已经开发了室外绿墙、室内绿墙、移动绿墙、室内森林等10余项产品,并已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或专利,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硕士人才(见表7)。

(2)坚持校企联合培养:积极引入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院已经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等21家单位建立联合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了专业硕士生的工程实践教学条件(见表10)。

4、案例教学创新

“案例教学”是我院一直坚持并延续下来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学院建立了“教学案例库”。同时,还要求导师们把最新承担的课题和项目,在第一时间内进课堂。这已经形成了我院研究生培养的传统特色。

二、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一)师资队伍

1、师资结构

(1)风景园林硕士教师共59人(包括校外教师29人),专任教师29人,指导教师50人(包括校外导师29人)。

(2)职称学位:29名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其中正高10人,占34.5%,副高19人,占65.5%)。

(3)年龄结构:在29位专任教师中,50岁以上的6人,40-49岁的13人,30-40岁的10人。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层次合理。

(4)学缘结构:29位专任教师分别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日本琉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在各阶段学历中获得园林、风景园林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专业的共20人,获得其他相关专业的共9人。形成了以风景园林学为主体,其他相关学科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

2、师资水平

(1)导师要求:我院所有指导教师和任课教师均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风景园林学博士学位且有丰富的实践经历。指导教师在招生周期内均至少有1项在研的科研课题或生产实践项目。

(2)师资培训:学院制定了明确的师资培训计划。例如,学院规定,硕士生导师3年之内必须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活动1~4次。三年来,我院导师先后参加学术研讨会议100余人次。在进修方面,学院积极创造条件,为导师外出进修提供便利。

(二)基本条件

我校风景园林学学科在图书资料、教学设施、实践基地等方面完全可以满足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要求(见表13)。

1、图书资料

学校拥有印刷型图书183.3万册,电子图书78.3万册,中外文数据库(含子库)近60余个,各种非印刷资料5100件。可供借阅的专业中文图书177.4万册,外文图书1.6万册;可借阅的中文期刊2105种,外文期刊100种。

学院专门配备了面积200m2的专业资料阅览室,专业期刊达50余种,包括了《中国园林》、《风景园林》等期刊、过刊、图书等,总册数约1万余册,供学生日常借阅。

2、教学设施

学院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设计基础实验中心和特色专业实验室。现有园林植物、园林工程、苹果机房、SGI、光影、图形图像、平面设计、三维动画、造型等实验室,模型制作中心,专业图书资料室。其中,实验室总面积1000m2,共有仪器设备286台套,总价值 985万元。

研究生专业教室和工作空间共26个,专业教室面积1800m2;有1间专用的作品公共展览空间,面积约700m2;实验苗圃结合学校校内苗圃进行,面积约120亩。上述设施能够满足研究生的培养要求。

3、实践基地和联合培养单位

目前拥有5个校内基地和21个校外基地/联合培养单位。

(1)校内基地:包括树木园、竹园、裸子植物园、生态苗圃、生态站等。目前,校园内的植物种类已经达到了2000余种,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植物基因库。校内基地能够满足小范围的实践需求。

(2)校外实践基地和联合培养单位:学院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等21家单位建立对口实习基地。上述基地能够开展园林规划与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等方面的实践,满足了实践教学的要求。

(3)实践基地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基地的日常管理和费用由基地自己承担,我院则在科学研究、智力支撑等方面为基地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便利。另外,对于基地中符合我校导师遴选条件的校外专家,积极推荐,将其聘为我院硕士生校外导师。

(三)教育创新与特色

依托学科优势,重点在园林植物与应用、景观修复工程、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三大领域进行突破,以此带动专业硕士的培养。

(1)园林植物与应用:一是在植物景观设计方面,力图完善南方丘陵山地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形成具有中南林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体系。二是在园林植物的生理学、生态效应、抗逆性方面,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包括榉树、冬青、珙桐、木兰科植物等)资源引种驯化、生物学和生理学方面,珍稀植物(包括榉树、常绿杂交冬青、杜仲等)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造林模式和新品种选育方面,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的生物学特性及濒危机理方面,植物新品种选育及园林应用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

(2)景观恢复与修复工程:我院导师在煤矸石矿区生态修复,大型湖泊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重金属污染受损地段的生态修复,南方山区高速公路边坡景观恢复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获取了3项专利和1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3)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一是以课题和项目带动教学。特别是在园林工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方面加强探索,争取在立体绿化工程技术方面,再寻求新的突破。二是继续坚持校企联合培养,进一步完善专业硕士生的工程实践教学条件。

版权所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招网
中教智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