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成立于2009年,由原中文系和原社会科学系的法学专业组建而成。拥有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法学、秘书学、社会工作、知识产权6个本科专业。
在职教师7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8人;博士学位教师11人,硕士学位教师51人,著名作家王蒙为文法学院名誉教授。现有文法专业资料室、文法综合实训中心、法律诊所、法律援助工作站4个实践教学机构。建有多门线上线下开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流本科建设课程;拥有汉语言文学和法学两个优秀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和法学两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冀东文化研究基地、河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研基地和秦皇岛市人大地方立法咨询研究基地、秦皇岛葡萄酒产业产学研示范基地、秦皇岛市法律援助中心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作站3个市级政产学研基地,成立了长城文化研究所、孤竹文化研究所、农业与农村法治研究所3个校级非实体科研机构。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在省级以上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近20部,获得省市级科研奖励10余项。
文法学院教学严谨,学风优良。近五年来,共考取研究生238人,考取各级公务员81人,司法考试通过率超过30%。现有海鸥艺术团、汉伊文化社、鸿涛辩论社、林夕文学社、法律志愿者协会、弘文会展中心等6个学生社团,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创办于1998年,是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以“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现拥有专职教师20余人,实践部门兼职教师20余人。专职教师中博士3人,硕士14人;教授、副教授职称17人,其中有12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含律师职业资格),多位教师具有复合学科背景或一线工作经历。法学专业以学生毕业后五年应具有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培养目标。科学的设计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主要学习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等基础课程;同时完成认识实习、职业技能实习、顶岗实习、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等实习实训课程。
本专业拥有模拟法庭实训室,专业资料室、法律援助站等校内实训基地;法学专业和秦皇岛市级和区(县)级法院、检察院、公证处、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协会等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
近几年,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国家、省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均达到30%以上;多位同学考入法学专业知名院校攻读研究生。历届毕业生大都从事法官、检察官、书记员、律师、公务员、企业法务等专业相关度较高的工作,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在87%以上。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创办于1997年,现为语文学科教育硕士学位授予点及省级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主要培养能够胜任中学以及其他相关教育机构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硕士生导师7人,教授、副教授25人,博士7人,硕士20人,主要学习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等课程。
本专业坚持以“厚基础、高素养、强能力”为培养特色,构建了完备的“见习-实习-研习”三贯通的实践体系和校内、校外导师协同育人的“双导师制”。
毕业生可在国家、省级等各类机关、中小学、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公司从事相关工作。近三年来,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在95%以上,教师资格证获取率达85%以上,部分同学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继续学习深造。
汉语国家教育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中学语文教学以及在各类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注重激发学生对汉语教学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学院主动对接河北省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多元化培养目标,并持续改进,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学习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国际教育概论、语言教学法、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汉语写作、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
毕业生考研率最高达30%以上,部分考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继续学习深造。可选择读研(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文学方向硕士等),或到中小学、办公室从事相关工作。
秘书学专业
秘书学专业创办于1988年,2015年开始本科招生,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8人。校内有文法综合实训中心、专业资料室,校外有10余家实习基地,能够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需要。
本专业坚持“一主双基,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即以秘书学专业理论与技能为主,以汉语言文学和管理学两个课程模块为基础;秉持“厚基础、重技能、攻专精”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
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和秘书学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办公室事务处理、公文写作与管理、活动组织、沟通协调等方面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主要学习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秘书学概论、办公室事务管理、秘书写作、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秘书心理学、中国秘书史、秘书礼仪、领导科学、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现代办公技术、会议策划与组织、社会调查与统计等专业核心课程。
毕业生主要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助理、文案策划、公关策划、文档管理等文员工作。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在97%以上,研究生录取率在29%以上。
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创办于2003年,2018年开始本科招生,是国家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急需专业。学生毕业授法学学士学位。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博士1人,硕士1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57%。拥有京津冀地区18家专业社工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校外指导教师队伍18人,专业师资力量雄厚。
本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及社会工作实务能力,以期在学生毕业时获得优良的项目管理素养。主要学习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个案工作、社区工作、小组工作、社会工作法律、社会政策、社会行政、社会福利思想等课程。
毕业生可在政府相关管理领域(如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等职能部门)从事社会政策制定、执行等有关工作岗位;NGO组织管理岗位,从事机构统筹、规划、督导、评估工作。近3三年来,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在99%以上。
知识产权专业
知识产权专业拥有专、兼职教师20余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4人,教授、副教授7人。从京津冀各级人民法院、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等实践部门聘请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法官、律师、知识产权代理人担任特聘或兼职教师。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法学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知识产权专业基本理论,能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司法部门、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等知识产权实务部门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工作。主要学习法学、法理、宪法、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知识产权代理实务、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文献检索与应用等课程。实践环节有知识产权认识实习、知识产权代理实习、模拟审判、毕业实习等课程。
毕业生可在管理机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知识产权研究;也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国内外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等从事知识产权实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