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厚重的行业背景和独特的地域优势下,学院毕业生就业逐渐形成以天津市及滨海新区为基地,向京津冀城市群辐射发展,重点关注水运发达地区,以知名企业、重大工业项目为主打,科技型、新兴产业为辅助的就业模式。许多优秀毕业生现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得到社会和业内人士的充分认可。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在天津市高校中名列前茅。
2006年学院加入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组,成为其成员之一。根据行业特点,学院每年11月将召开“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双选会”,双选会实效性显著,在会上有85%的航海类专业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还有部分学生达成了就业意向。随着邮轮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工程技术、航运经济和国际邮轮乘务和旅游管理系也都先后举办了双选会。除“双选会”外,学院每年还将组织100余场专场招聘会,每名学生都将获得多次就业推荐的机会。
受国际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持续低迷的影响,虽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强劲支撑,航运业复苏迹象仍不明显。但依托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的有利政策,各航运公司用人的需求量有加大的趋势,因此,航海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乐观。
邮轮产业被视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为了加快我国邮轮产业发展,交通运输部今年3月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邮轮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天津国际邮轮母港预计接待国际邮轮100艘,进出港旅客50万人次,在坐拥良好的发展政策和地域优势的同时,学院与美国皇家加勒比游轮有限公司的合作进一步加深,美国皇家加勒比游轮有限公司的国际邮轮人才培训中心在学院正式成立。在“天时、地理、人和”的多重优势下,学院国际邮轮乘务和旅游管理系的学生就业形势喜人。
依托独特的地域优势和港口资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及腹地外向型经济和天津港的快速发展,港口、物流和服务行业的用人需求量将持续增加,这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需求市场和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