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总体目标,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需要,依托学校经济与管理学科优势,着力培养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基础扎实,掌握前沿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方法和技术,熟悉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具有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具有社会保险管理能力、社会优抚与福利经办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劳动法律法规及政策应用能力、社会调查研究和咨询服务能力,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等部门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
依托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管理三大学科群,充分利用京津冀的区域优势和资源,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利用校内仿真实训平台和实践类课程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上,深入社保基层单位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社保部门进行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培养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
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伦理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险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管理。
【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岗位】
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在基层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