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化工程专业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介绍:轻化工程专业(制浆造纸工程方向)是我校最早设置的本科专业,也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实力最强的轻化工程专业之一,迄今已有82年的发展历史,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天津市品牌专业、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该专业所依托的制浆造纸工程学科,早在1959年天津大学时即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被批准为原轻工业部和轻工总会部级重点学科,所属实验室被批准为原轻工总会部级重点实验室。1983年获得制浆造纸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最早获得该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现拥有制浆造纸工程天津市重点学科、天津市一流建设学科和天津市“重中之重”建设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材料与化工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天津市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造纸与生物质精炼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造纸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天津造纸学会理事长单位、中国造纸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造纸化学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工程院产业工程科技委员会表面活性剂研究开发促进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轻工表面活性剂应用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本专业所属教研室被评为天津市级教学团队;本专业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植物纤维化学法制浆虚拟仿真实验》、天津市一流课程《植物纤维化学》。
制浆造纸工程是我校轻化工程专业特色。制浆造纸工业现已发展成为“绿色生物质精炼(Green Bio-refinery)”概念下最适宜的可持续发展平台之一,即以环境友好、可再生的天然生物质为对象,通过生物质转化工艺和设备的高度集成来生产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种包装印刷材料、人们日常生活所需一次性用品、生物燃料、生物基功能材料和生物基化学品,实现生物质各组分的高效和高附加值利用。
培养目标:立足轻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现代制浆造纸工程为专业特色,以化学、化工、生物质转化及材料、环境保护等构建专业知识平台,以“知识传授+实践技能培养”与“科研素质+国际视野拓展”相结合的模式为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在制浆造纸等生物质资源工程领域以及相关的材料、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从事技术管理、工程设计、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环保理念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师资力量:轻化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2人,97%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75%的教师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教师队伍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咨询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教学名师以及天津市学科领军人才等各类人才计划14人。
合作交流:本专业已与世界多所著名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如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加拿大森林产品创新研究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加拿大湖首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许多知名专家、学者每年来校访问交流,并面向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作学术讲座,每年定期聘请造纸工业界国际知名企业的高级专家给本科生讲课。2021年与世界著名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签署联合培养协议,为我专业学生提供优秀的培养平台。良好的国际声誉和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已为周边国家如越南、印尼等培养留学生30余名。
学生获奖:本专业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规范实践创新型教学体系,将校内综合型实验教学与校外实践基地教学有机结合,系统地传授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与创新实践技能。近5年来,该专业本科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成绩斐然,获得国家级学科及科技竞赛奖励60余项,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余项。在教育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荣获优秀学术论文奖(全国共20篇);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生态创想”项目等全国重要赛事中斩获多项国家级铜奖、天津市金奖等。
毕业生发展:本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特色,涉及知识面广。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业、科研机构、外贸、商检等部门从事工业生产、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等工作,例如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玖龙纸业、太阳纸业、山鹰纸业、亚太森博、红塔集团、芬兰维美德(Valmet)、德国福伊特(Voith)、德国巴斯夫(BASF)、美国索理思(Solenis)、日本王子(Oji Paper)、英国联合利华(Unilever)等。近年来,学生考取或保送中国科学院、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校的研究生。借助广泛国际联系,许多学生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西北大学、北卡州立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布伦瑞克大学、渥太华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昆士兰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