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化工与药学院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院,在产学研以及联合办学等方面都走在各学院前列。“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学校十二五期间学科专业群的主体学科,学院学科体系完整,优势明显,是化工、医药领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现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制药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和石油化工生产技术1个专科专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54名,其中教授7人(二级教授4人、三级教授1人),副教授29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有34人。享受国务院及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
学院现有湖北省“十二五”重点特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校级品牌专业,并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也是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及“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综合改革示范项目被学校批准立项建设。学院是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的示范区,逐步建成了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品牌专业、制药工程为特色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为支撑的专业布局。
学院建有四个省级重点科研平台,分别是靶向抗肿瘤药物湖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药物合成与优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荆门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湖北省校企共建牛磺酸技术研发中心,有“抗肿瘤药物的新品开发及合成新工艺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创新群体和“化学药物的新品开发及合成新工艺研究”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等两个省重点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建设,科研成果较为丰富,完成了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6项,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及“荆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发明专利2项,重要成果转化5项,目前在研国家、省部和地市级科研项目有20余项。教师发表科研论文300多篇,其中有多篇论文发表在中文权威期刊上,部分论文被SCI、EI、CA收录。
学院拥有专门的实验大楼,使用面积7000平方米。建有实验中心及实训中心3个,拥有基础化学、化工基础、化工专业、PLC、过程控制、单片机开发、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及化工实训、化工仿真等各类分实验室和实训车间23个。拥有核磁共振仪、液质联用仪等大型仪器设备,教学及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438万元。学院通过产学研及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模式大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已与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九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协议,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三宁多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始终坚持“立足基层、研究基层、服务基层”这一定位,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培养出了“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刘芳艳等优秀学生。学生政治素质高,知识面宽,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学科竞赛获得优异成绩,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九届“三井杯”化工设计大赛中技压群雄,荣获全国一等奖。
学院的“化工学社”、“绿荫”足球协会、轮滑协会等学生社团深受学生欢迎。近年来,学生考研录取率一直名列前茅,部分学生被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名校录取。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0%以上,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联系电话:0724-2313001,23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