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报考赣南医学院!

text

护理学院简介

一、历史沿革

    赣南医学院护理教学始于1941年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1999年设立护理学教研室开始培养专科护理人才,2002年开设本科护理学专业,2004年成立护理学系,2008年护理学系更名为护理学院,迄今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已走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201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于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学位办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合格评估;2015年开设专科助产专业,2019年开设本科助产学专业。目前已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格局。

二、办学定位、理念及学院文化

护理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与目标,认真总结办学经验,科学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了护理学院办学定位。

目标定位: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把学院建设成为专业实力强、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基地。

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尚德精术、大爱无疆、满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护理学院在学校“立德立行,求是求新”校训以及 “教学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办学理念指引下,秉承“仁心仁术、至真至美”的院训,坚持“质量为本、突出特色、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关爱生命、促进健康”的护理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立德为先、立行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厚基础、重人文、强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具有职业道德情怀、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

三、教学条件建设

    护理学院拥有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校院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共有专任教师82人(不含医学基础课和公共课教师),其中学院专职教师25人,直属附属医院专任教师54人,外聘教师3人。副高以上职称55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22人,硕士生导师25人。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护理部主任1人、江西省“三八”红旗手1人、江西省“十佳好护士”1人、江西省优秀护士1人、江西省教育系统优秀女教职工1人、江西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江西省百佳优秀抗疫护理工作者1人、江西省杰出护理工作者1人、江西省疫情防控工作记大功1人、校师德标兵1人、校“十佳青年教师”1名、校教学能手2人。

    护理学院设有5个教研室和1个中心实验室,护理学中心实验室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分多功能示教区、基础护理实验区、模拟病房实验区、妇产儿科人文护理实验区、急救社区老年护理实验区五大功能区域。有综合模拟产妇、虚拟静脉穿刺系统、虚拟置管系统、心电监护仪、电除颤仪、多功能护理CPR模型人、复苏安妮、高级分娩模型、高级心肺复苏训练组合、全功能急救模型人、多功能监护仪、成人呼吸机、儿童心肺复苏模型、虚拟现实仿真教学平台等高级仪器设备,总值近千万,已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的现代化虚拟仿真实验室以及赣南地区护理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临床与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科研基地。优选省内外17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校外实践基地,建立了7所社区护理和2所精神科实践教学基地。充分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学科专业建设

学院现有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科、专科三个培养层次,护理学、助产学两个培养专业。其中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现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西省一流专业(特色)、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0年在省内率先开展急危重症护理人才的培养,该人才培养项目获学校第八批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年急危重症护理学被列为学校第六届重点扶持学科。“‘一贯穿二对接三结合’本科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项目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另“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基础护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人文关怀理念在护理实验教学的渗透与应用研究”项目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四大检索收录近20篇;主持市(厅)级以上课题近20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近40项,获国家专利8项。学院教师主编、参编规划教材近30部,其中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教材10余部;获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学院研究生在校期间获国家专利18项,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10余项,校级课题10余项。

五、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护理学院重视课程建设,夯实专业建设基础,在2011年至2020年的十年时间里,获批省级课程建设项目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育人共享课程3门、省级“三类”一流课程4门,获批校级精品课程2门、在线开放课程7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8门,完成慕课拍摄11门;省级教学改革的立项课题10余项,校级教学改革的立项课题40余项。

六、人才培养

    2013年1月,护理学院从第一附属医院独立出来,学生管理工作由护理学院承担。现有学生党支部2个,班级团支部38个,在校学生1704人。护理学专业秉承“仁心仁术、至真至美”的院训,围绕培养红医精神传承、服务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的目标定位,在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将南丁格尔精神与苏区精神、红医精神有机结合,持续推进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和素质教育;通过“早临床、早社会、早创新创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2016年护理爱心医疗服务队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服务队荣誉称号;2017年和2020年获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荣誉称号; 2015年在首届全国护理学本科临床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2021年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护理学专业赛道华东赛区团体一等奖,全国总决赛铜奖;近三年,护理学专业学生积极参加文体、军事、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获省级以上奖项达29人次;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15篇。

    22年来,护理学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为社会输送高级护理人才6113人,为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及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近三年,本科生非失业率年平均94.26%,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达99.15%,就业分布主要在江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3.27%。艾瑞深校友会2021年中国护理学类一流专业(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排名第四。


版权所有©赣南医学院高招网
中教智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