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文学院前身汉语言文学系与母校同龄,始建于1952年,校址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最早设立的师范专业之一。
1954年,汉语言文学系随母校一起迁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经过多年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师资力量较强、学术影响较大的专业之一。马国凡、宋萧平、屈正平、雷成德、温广义、可永雪等一批著名学者、专家先后执教于本专业,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198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2002年、2003年分别增设新闻和对外汉语两个本科专业;2012年,秘书学获批为本科新增专业,拟于2014年招生。1999年、2009、2013年分别增设学科教学(语文)、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与传播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业已形成了研究生、本专科、成人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等不同教学层次,以及融教学、科研、师资培训、职业技能训练、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办学模式。
2003年2月,文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系、汉语系、新闻系、汉语国际教育系和秘书学系,并设有语言研究所、文学研究所、新闻与影视研究所、人文教育与实践教学中心。在职教职工66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00余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0余人,教育硕士200余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50余人,函授学员200余人。学院还承担了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和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并与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合作,承担了高级秘书及公关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试工作,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办学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态势。
文学院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2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5人。有博士和在读博士20人,50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明德教师奖”获得者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教坛新秀1人。聘任国内知名专家杨义、李修生、王岳川、李德山、黄 征、舒 乙、查洪德、赵金铭、刘 壮、刘海贵、严三九、钱江、胡北等为我院兼职教授。
中国古典文献学为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2008年)。2006年以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规划课题11项,教育部课题8项,自治区社科规划课题21项,内蒙古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7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研究课题15项;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50余部;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40余项。
二、师资队伍
1.张冰月
张冰月,男,民族:汉,1961年11月10日生,汉族,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人。1981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师范大学工作,副教授。
所从事的专业:外国文学及文化研究。讲授的基础课有: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化概论、比较文学概论;专题课:古希腊文学研究、巴尔扎克研究、西方现代派,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研究生课程:西方文论。
参与的科研项目有:自治区十五科研规划社会科学项目:《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外文学比较》(时间:2003年12月);教育厅科研项目:《西方诗歌与蒙古族现代抒情诗比较》(NJ04029,2005年完成);内蒙古重大科研项目名:《荷马史诗与蒙古史诗比较研究》(2012)
参编、主编外国文学史两部:《外国文学简明教程》(60万字,克冰主编);《外国文学速学手册》(35万字,本人任副主编)。
专著和论文有《溯源与综观—西方文学的沉思》(15万字),撰写论文30篇近50万字。
文学创作并出版的作品有:诗集《竖琴与面具》、《云与光的冥想》、《冰雕火凤凰》和随笔《论人——彻查命运》、《诗论》。现为中国作协内蒙古分会会员。其一生不改的激情是:沉醉诗美的创造和文化智慧的洞悉。
2、刘 伟
一、基本信息:
刘伟,男,生于1977年6月,内蒙古通辽人。现工作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二、学习教育经历:
1998年9月——2002年7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获得本科学士学位
2004年9月——2007年7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2007年9月——2010年7月 南开大学文学院 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
本人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学习期间,曾担任院系学生会干部,多次获得专业奖学金以及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攻读硕士期间,担任文学院研究生会主席,获得自治区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在南开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刻苦专研,曾在《文学遗产》等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系列高水平论文,获得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优秀奖学金一等奖、第二届范伯子学术基金奖一等奖、南开大学第二届人文科学青年学者奖一等奖、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三、教学经历:
2002年9月——2004年7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中文系任教。在此期间,本人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大学语文、古代文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获得全校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学生工作优秀班主任以及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
2010年9月—— 至今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入职以来,本人主要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教授古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秘书学概论、汉语文教材实训、技能训练等本科课程。教授研究生文学综合课、专业外语课以及国培计划主干课程(中小学古代诗词教学)。此外,本人还教授汉语言文学专业二学位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课程(唐诗宋词专题、古代文论、先秦两汉散文)等。本人曾担任教学实习指导教师、实验班导师,承担班主任工作,在学校进行多次学术讲座。曾获得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优秀班主任、学生实习优秀指导教师、年度考核优秀教师等荣誉。2013年度自治区教学团队核心成员。
四、科研水平:
目前为止本人出版专著四部,参编教材一部;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5篇,北大核心3篇,省级刊物2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各级社会科学科研项目10余项,代表如下:
代表专著:
专著:《生命美学视域下唐代文学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专著:《苏东坡佛禅诗全注全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合著:《唐代文学中的生命美学精神》,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合著:《苏东坡禅意诗校注》,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参编教材:《新私塾唐诗宋词评点读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代表论文(简列):
1、《唐代文论中生命化批评的人文意蕴》,《文学遗产》2009年第6期
2、《智者的悟语——论苏轼禅意诗的当代价值》,《天津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3、《试议谏诤精神对唐代文学写实倾向的影响》,《南开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4、《唐代禅宗生命美学探析》,《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5、《苏轼禅意诗审美内涵抉要》,《南开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6、《唐代帝王的崇儒理政疏解》,《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7、《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作文试题及卷面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3年第4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
8、《新课标视域下裴显生“六有”作文法价值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4年第8期
9、《盛唐李白之生命美学解读》,《中国李白研究》2013年年集,黄山书社2013年版
10、《元代苏轼接受研究》,《苏轼研究》2014年第3期
11、《唐代文学特质新范式刍议》,《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12、《唐代谏臣生命美学思想抉要》,《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13、《大唐文化中生命美学精神抉要》,《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14、《刘知几<史通>中的生命美学思想抉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5、《从<晚学集>蠡观罗宗强先生学术境界》,《古内蒙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16、《论辛弃疾词的屈骚情结》,《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7、《苏轼佛禅诗的审美意蕴》,《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8、《罗宗强先生学术思想拾粹》,《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9、《庄子生命美学思想摭言》,《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20、《意境的本质与民族性》,《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代表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康熙年间三色汇评手抄本《迦陵词》研究”(13czw048)。
2.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基地课题项目:“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策略研究”(省部级)。
3.主持国内蒙教育厅社科项目:“蒙古族预科生大学口语体验式教学研究”(njsy13062)。
4.主持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生命美学视域下的唐代文学精神”(REYB1019)。
5. 主持内师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唐人生命气质与诗歌关系研究”(YJRC12008)。
6. 主持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元代苏轼接受研究”(2012RWYB008)。
7.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汉语言接触背景下的《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语法研究”(12CYY043)。
8. 参与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文廷式年谱长编”(13YJC751036)。
9.参与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近代化学译著中化学词语的演变研究”(12YJC740046)。
10.参与内蒙古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唐代道教小说研究”(NJSY12244)。
11.参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明清时期文学草原女性与江南女性生态观”(KYRW1104)。
12.参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中古语词与民俗文化”(KYRW1105)。
13.参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近代蒙古诗人汉文诗歌创作的传播与接受”(2012RWYB001)。
另外,本人为唐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元代文学研究会会员、李白研究会会员、苏轼研究会会员、辛弃疾研究会会员、李清照研究会会员,曾多次参加层次高端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术成果影响良好。
联系邮箱:liuwei189@sohu.com。
3、徐雪梅
徐雪梅,女,37岁,汉族。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副教授,文学硕士。2009年3月授予硕士生导师资格并招收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小说史。英语通过国家六级考试。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1992—1996年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大学本科学士学位。1996—1999年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9—2000年,在内蒙古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讲授《古代汉语》等课程。2000年至今,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先后给韩国、蒙古国留学生讲授过汉语知识;给本科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散文》《唐诗宋词专题》《教师口语》等课程;给研究生讲授《文言小说研究》《中国小说史》《中国小说学通论》课程。2011年,赴韩国青云大学任教一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获奖若干项。曾主持自治区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各级各类项目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