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欢迎你

img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


一、学院概况

学院设有物理学系、电子学系、材料系、实践创新部和实验中心,有六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一个专业学位培养方向,即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凝聚态物理学、光学、理论物理、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位点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物理)点;设有物理学(蒙、汉)、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4 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专业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学院现有 3 个研究所1个中心 , 分别是磁性材料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光学研究所、物理教育研究所和功能材料设计与计算研究中心。 2004 年学院与包头稀土高新区合作建立了“包头国家稀土高新区内蒙古师范大学稀土永磁材料与磁制冷材料孵化中心”,以加强科技成果的开发与转化。并同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日本室兰工业大学等均保持着密切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

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配备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藏有丰富的文献资料。目前,学院实验室用房总面积 5025 平方米,实验设备总计 4393 台,总价值2391万元。单价 800 元以上实验设备 2459 台件,总价值 1491 余万元。设有基础物理、近代物理、基础电子学、电子信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教学论、磁学、光信息处理八个实验室,其中基础物理实验室、基础电子学实验室、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为自治区级“条件合格实验室”;磁学实验室、光信息处理实验室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的专业图书资料室收有图书 1.6 万余册,其中外文图书 500 余册,订阅报刊近 40 种,总价值 15 余万元。

“十一五’期间,学院教师承担的课题立项共23项,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八项,资助金额合计 400 余万元;另外还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近五年发表研究论文共300余篇,在核心刊物发表 70余篇,被 S I 和 EI 收录 50 篇。特古斯教授关于磁制冷材料的研究成果 2002 年发表于英国《自然》( Nature )杂志,在相关的学术领域引起极大关注。2007 年我院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实验室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多年来我院一直致力于内蒙古自治区基础物理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近年来还积极发展新兴专业及应用性学科,为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将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师资队伍

1、平子良

     

平子良,男,汉族,1945年生。196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1982获北京邮电大学光电子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86年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系任教。现任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会数理学科组成员。以光信息和数字图像处理为主要研究向。自90年代以来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邮电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山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兵器部 七O 研究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各一项,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成果二等奖4项。发表过科学研究论文40多篇,其中12篇分别为《 SCI 》、《 EI 》、《 ISTP 》等国内外学术期刊所收录。1993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任内蒙政协常委。

主要讲授课程:物理专业本科生《激光原理》、《全息光学》;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高等光学》、《光学信息处理》等 。

研究方向: 信息光学

电子信箱:pzl@imnu.edu.cn

2、杨立森

    

杨立森,男,汉族,1953年生。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同年来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系任教。多次到南开大学访学,师从著名光学专家张光寅、刘思敏先生从事凝聚态光学性质方面的研究。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光学研究所副所长、光信息处理实验室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物理学学会会员。目前以“光折变——弱光非线性”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为主要研究方向。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内蒙古自然基金项目三项和教育厅项目各二项。先后在《物理学报》、《光学学报》、《光子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收录、《EI》收录。系列论文“掺杂LiNbO3晶体的光学特性”、“光致折射率改变效应的研究与应用”分获2005年,2009年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成果三等奖。编有《光学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讲义》等教材。

主要讲授课程:物理专业本科生《光学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非线性光学》、《光学专门化实验》等 。

研究方向:光学材料与微结构器件、非线性光学等

电子信箱:ylisen@imnu.edu.cn

3、萨楚尔夫

     

萨楚尔夫,男,蒙古族,1962年生。198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内蒙古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以量子光学及理论生物物理为主要研究方向。先后《 Physics Letters 》、《物理学报》、《量子电子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 SCI 》收录一篇、《 CA 》收录一篇。曾于1996年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研成果奖,同年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优秀青年科技人员称号”。199910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记一等功,并获得“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称号。2001年入选为内蒙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111 ”工程。

主要讲授课程:物理专业本科生《数学物理方法》;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量子光学》等。

研究方向:量子光学

电子信箱:sacrf@imnu.edu.cn

4、周炳卿

    

周炳卿,男,汉族,理学博士,19632月生,内蒙古兴和县人。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 1981年—1985年,内蒙古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本科,获理学学士学位。

· 1987年—1990年内蒙古大学、吉林大学固体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19907月获吉林大学理学硕士学位。

· 2002-2005年,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63月获中科院研究生院理学博士学位。

· 2007.9-2008.2在北京语言大学出国部英语培训班学习。

· 2009.8-2010.8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做访问学者。

· 1985年—2000年 内蒙古教育学院物理系任教。

· 2000年—至今,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任教。

· 2004年被聘为硕士生导师,2007年晋升为教授。

主讲本科生课程: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研究生课程:半导体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

招收硕士研究生方向:光学专业(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研究方向:半导体光电薄膜材料与太阳能电池。联系方式:zhoubq@imnu.edu.cn.

5、胡红桥

     

胡红桥,男,汉族,1967年生。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同年到湖北工学院任教。1993年赴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调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空间天气委员会委员。以极区高空大气物理为研究方向。长期从事极地物理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已完成1项)、国家海洋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已完成);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项。近五年来在《地球物理学报》、《空间科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被《 SCI 》收录(一作)论文4篇、(合作)论文3篇。曾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

研究方向:极区高空大气物理

工作单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址:上海市金桥路 451

编:200136

电子信箱:hhq@pric.gov.cn

6、特古斯

     

特古斯(O.Tegus),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333人才引进工程”首席专家。现任自治区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198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85-1986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固体物理助教进修班学习,1990-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修,1998-2000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访问学者,2003年获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4-2007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后。2008-2009年荷兰代尔福特理工大学访问学者。在科学研究方面,主持2项国家基金项目和一项自治区重点项目和一项科技规划项目,参与两项荷兰王国技术基金项目,3项国家基金项目。荷兰两项专利发明人之一。2002年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题为“过渡金属基室温磁制冷材料”一篇论文,开辟了磁制冷材料研究新领域,解决了磁制冷材料研究中的一项技术难题,推动了磁制冷材料与技术研究进程,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高度重视和好评。该论文已被引用1000多次。另一篇题为“磁热效应与磁相变”的论文刊登在《Physica B》上,该论文已被引用100余次。出版英文学术专著《新奇磁制冷材料》(2002年)。此外,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100余篇研究论文,美国《应用物理快报》等多个国际学术刊物的审稿人。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1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1年被评为自治区“草原英才”,2013年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研究方向: 新型磁性材料及其应用

7、松林

     

松林(SongLin),男,蒙古族,1954年生。1973年毕业于内蒙古锡盟师范学校大专部数专班,1976年转入内蒙古师范学院物理系学习,1979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磁性材料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内蒙高等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内蒙古物理学会副秘书长。多年从事稀土永磁材料、室温Mn基磁制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主持完成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项、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项目两项。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2篇,其中11篇被SCI收录,8篇被EI收录,3篇被ISTP收录。编写教材《磁性物理》于1996年获内蒙古师范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

主要讲授课程:物理专业本科生《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磁性物理》;凝聚态专业硕士研究生《群论》等 。

研究方向: 磁性物理

电子信箱:songlin@im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