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欢迎你

img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一、学院概况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前身是 1952 年成立的内蒙古师范学院生化科, 1958 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2003 年 12 月,成立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学院目前设有化学、环境科学和材料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专业用蒙、汉两种语言授课。现已基本建设成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化学与环境、材料等交叉学科专业相融合的本科专业体系。硕士学位点有化学一级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环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化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化学)等二级学位点。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7人,高级实验师7人, 讲师23人,实验师2人。获博士学位24人,获硕士学位25人。我院现有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元素分析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微孔测定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倒置荧光显微镜、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X粉沫衍射仪、综合热分析仪、紫外光谱、原子吸收、电分析系统等大型精密仪器以及一大批常规的仪器设备,设备总台数1980余台,总价值达到了1700多万元。

经过几代人的60年不懈努力,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得到长足发展,材料物理与化学为自治区重点学科,化学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化学实验室为自治区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分析化学》为内蒙古自治区精品课程,2011年物理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团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环境学和化工基础成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精品课程。

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我院教师除在2007年获准的“内蒙古自治区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发挥作用外,在天然气化工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稀土研究室、环境化学研究所、材料化学与物理研究室、杭锦2#土研究中心、环境友好能源与新型催化剂孵化中心等等平台上做出了显著成绩。2005年以来,学院教师共获科研项目7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7项,厅局级8项,校级项目16项,经费达700多万元。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00篇,被SCI、EI收录的论文80多篇。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获准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

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化学和环境科学及材料化学人才是学院的主要目标,经过努力,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研究能力培养和专业思想塑造等方面学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体系。 近60年来,已为自治区乃至全国培养输送各类人才 5千余人,大批毕业生在基础教育及环境监测等岗位上发挥了骨干作用,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还有的担任了各级党政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和科研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学院为国家和自治区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专业介绍

1、环境科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合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本科毕业生也可以继续攻读环境科学和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

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环境科学(详见学位点介绍

目前设置的主要课程有: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环境微生物学、等专业主干课;环境毒理学、环境统计等专业特色课以及多门类的专业选修课。(详见培养方案)

2、材料化学专业:内蒙古自治区不仅是我国重要能源基地之一,同时我国重要的化工基地,各种新能源、新材料企业不断建立和蓬勃发展态势。进而企业对材料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内蒙古师范大学材料化学系是适应自治区经济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与2006年建立、2007年开始招生。

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化学和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接受严格的实验技能训练,并能够熟练运用,充分了解材料化学理论和应用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收集检索的方法,具有一定独立从事研究工作、教学、生产和开发的能力。

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通过四年学习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 化学)及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基础理论课,并通过化学基础实验课程和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掌握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等材料化学专业的基础课,能够运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研究无机材料、生产材料等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加工、结构分析和性能表征;

材料化学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的发展状况;

学习英语、学习计算机,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培养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的能力,培养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的能力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三、师资队伍

1、阿古拉

蒙古族

1977年11月生于内蒙古赤峰市,

1998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

1998到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工作至今;

2002年9月考入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胡瑞生教授与照日格图教授,主要开展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研究工作;于2005年6月获得物理化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负载型La-V-O催化剂上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研究”被CNKI全国优秀硕博士论文库收录。

2007年考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袁忠勇教授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主要开展多孔纳米材料的制备及丙烷脱氢制丙烯的研究。2011年6月获得物理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邮箱:agl@imnu.edu.cn1


2、爱军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8年04月

民族:蒙古族

E-mail: chaj@imnu.edu.cn


教育背景:2009 年9月至2012年11月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析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汪尔康院士)。

研究内容: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多功能纳米材料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 内蒙古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师从博格日勒图教授)。

研究内容:含AZT的硫酸化多糖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996年9月至2000年7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 化学系 化学教育专业(蒙授)本科。

工作经历:

2004年7月至今 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任教,担任了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研究方向:功能纳米材料,生物分析化学。


3、巴图

生日:1958.1.29

民 族:蒙古族

学历:(1)198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

职称:副教授

讲授课程:有机化学

研究方向:天然有机

目前所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写清主持或参与,项目名称,项目来源),各位硕士生导师在此项中将自己  的研究内容简单介绍:

教学、科研成果:

1)编写或翻译的教材目录;

有机化学(蒙)、有机化学实验(蒙)

本人e-mail:hxbatu@im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