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img

勠力同心 砥砺奋进 实现学院 招生就业工作新跨越

五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院教职员工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招生就业、对外合作交流工作走上新时代,跨上新征程,铸就新辉煌,有力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一、科学谋划,攻坚克难,招生工作跨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招生工作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面对严峻的高校招生大战,学校领导高屋建瓴,审时度势,坚持多渠道办学,以高考普招工作为抓手,积极探索“知识+技能”高职分类考试招生的路径。五年累计招收三年制高职5446人,招收五年制高职(3+2)学生1899人。2014年招收三年制高职学生752人,2018年招生1231人,2018年招生相对2014年招生递增63.70%,实现了招生人数、范围的大幅度跨越,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学校招生工作顶层设计,合理谋划招生方案,稳步推进招生工作各项任务落实

五年来为广泛动员全院教职员工积极投入招生工作,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招生政策,学院党委行政将招生工作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总结招生工作经验,科学分析招生形势,正确研判招生发展趋势。从理清招生思路到确定招生目标,从招生经费预算到人力资源配置,从专业设置到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拟定,从信息传播的媒体选择到集中力量进行招生工作的现场宣讲,从招生机制的构建到招生工作的具体运作,集思广益,科学谋划,提出了推动招生工作顺利进行的一系列方略,形成人人关心学校发展、人人关心招生,人人参与招生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了招生工作的向前发展。

(二)制定《年度招生工作方案》《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招生章程》,保证招生工作各项政策的公开、透明

为使招生工作实现公平、公正、公开,打造招生阳光录取工程,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及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工作方案》的精神,制订《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招生章程》及招生工作方案、分专业招生计划,上报教育部高考阳光录取平台、教育部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平台、教育部高校招生计划录入平台以及自治区教育厅高教处和发展规划处,并在学院网站向社会公告。制订招生简章,把学院的招生政策及时向社会和考生公告、解读,增强了招生政策的透明度,为社会公众监督我院招生工作提供了通道。

(三)打造全员招生工作效应,广泛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招生工作,全力推进招生工作上台阶上档次上水平

五年来在内蒙古广袤的大地上,东起呼伦贝尔,西至阿拉善盟,招生就业处牵头组织全校各系部同志深入全区重点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普通高中进行招生工作实地宣传,行程80000多公里,现场宣讲上百场,与参加高考或单招的学生进行零距离沟通,让高考学子了解我院,走进我院。在前进的路上,留下了招生团队全体成员的足迹,撒下了全体工作人员辛勤的汗水,向青年学子播撒了倾情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投身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深造的求知“火种”。

(四)以内蒙古招生信息网、招生专刊、鄂尔多斯主流媒体为平台,持续发力宣传招生政策,展示学校建设成就,极大提高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树立了社会美誉度

为使招生信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学校以中国教育在线、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内蒙古招生专刊、鄂尔多斯广播电视台、鄂尔多斯日报等主流媒体,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官网、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官方微信、鄂尔多斯职业学院高招网为平台,广泛进行招生政策和信息的宣传,为网上录取工作的全面展开营造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五年来通过各种载体分享我院招生和建设成就信息的受众达到近3000多万人。

(五)以学院开放日为窗口,向社会各界展现学院的办学风采,增强招生信息传播的可信度

策划组织学院开放日活动,邀请政府领导、社区公众领袖、企业代表、园区管理人员、生源基地校领导、高三年级班主任、考生及家长到学校参观,是宣传学校塑造学校良好社会形象、应对高校招生大战冲击的极好途径。每年在全国高考前后,招生就业处组织自治区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普通高中学校校长、教务主任、级部主任和考生、家长到学校参观交流,累计参观人员2000多人,真实地将学校风采和建设成就展现在参观者面前,有效促进了招生工作的发展。

(六)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学院社会影响力

为充分展示学院办学实力,树立学校良好社会形象,彰显我院办学品牌,扩大社会影响,着力改进招生宣传方式。科学预测考生报考走势,建立同自治区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和自治区考试中心畅通联系机制,精准把握考生报名信息,有的放矢制订招生分专业计划;印制招生简章30000册,向生源基地毕业生赠送《成长日记》40000册,客观真实的向高考学子介绍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骄人成绩,真诚与高考学子进行情感互动,有效缩短了学校与考生的心理距离;与北京中标华安科技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合作招生,联手深入各地进行招生宣传,有力推进学校招生宣传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实地宣传与媒体宣传交叉进行,构筑了招生宣传网络化、信息化、全员化的坚固长城。

(七)热情周到服务,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用情感带动招生

五年来,学校招生工作之所以能够实现新跨越,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校招生团队的以诚待人,热情周到的服务,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用情感带动招生。五年来,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十分重视招生信息咨询接待工作,注重树立学校良好社会形象。工作人员尽职尽责,牺牲寒暑假休息时间,带领值班学生,不管上班下班,线上线下,时间早晚,接待或回复考生和家长的来电、来函、短信、微信咨询,力求做到“热情接待、周到服务、有问必答”,让考生和家长“带着疑问来,怀揣满意归”。

(八)实施单招“阳光工程”,助推学校招生工作向前发展

在抓好普招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学校创新招生工作举措,积极探索“知识+技能”的分类考试招生模式。从2016年至今,在自治区教育考试中心的指导下,学校依据 “分数优先、志愿优先”的原则,面向全区组织单招考试招生,累计招生1279人,与普招工作相得益彰,形成合力,催人奋进,夺取新时代、新征程招生工作的新跨越。

二、砥砺奋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质量和水平

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要求。五年来年学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扎实稳步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努力为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培育全员参与就业创业工作理念,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综合素质

学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党政一把手工程”,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把就业创业工作当作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为加强对就业创业工作的领导,学院制定了《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立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由招生就业处处长牵头,教务处处长、学工部长、团委书记为成员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结合专业设置特点和学生就业创业要求,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教研室,把就业创新创业教育列为必修课,加强双创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提升师生就业创业工作理念,打造毕业生就业创业文化氛围。举办“草原儿女心向党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请鄂尔多斯市委领导到学院作就业创业形势报告,鼓励广大师生,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华彩人生。各系推出“中国梦 我们的梦”专题教育活动、“圆梦鄂职”激扬青春放飞梦想文艺演出,营造积极向上的就业创业文化氛围,把学生热爱鄂尔多斯、建设鄂尔多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充满激情的就业创业的实践中,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总体要求,助推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前行

为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服务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学校将双创教育作为推动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建章立制,将双创教育总体要求落到实处

制定《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提供创新创业类多组课程供学生选择,纳入学分管理。

采用“金字塔”结构的教育模式,通过普及培训、骨干培训和孵化指导三种方式分层次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开放工科实验实训室,组织专业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创业实践能力强化培训,参加自治区及国家各类技能大赛。

学院高度重视双创与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选拔德才兼备、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课教师,充实到创业就业课程教研室,注重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五年选派创业就业指导教师60多人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不断提升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面向社会招聘10多名技能型人才和合作企业工程师到学校任兼职教师,承担创新实践课程教学任务,助推双创工作向前发展。

——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营造双创良好氛围

提高大学生求职能力和就业创业竞争力,让在校学生提早做好求职准备,是我院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一大亮点。五年来,与鄂尔多斯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鄂尔多斯电视台、天骄众创园携手合作,共同组织《启动职业梦想首航之旅》、《鄂尔多斯公开课》、“青年企业家”双创经验分享会、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周——与青年之对话等大型活动,让青年学生分享创业者成功的快乐,催生创业的激情,培养双创的意识和能力。

创设条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一体,让学生在学习中成才,在大赛中历练本领,在实践中出彩人生。

引导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15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丛龙涌等同学在鄂尔多斯创办首个机器人教育公司, 15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马雨晴创办了“杜润DunRun——PX聚星天团”微商工作室,开始“领略不一样的创业生活”,拼搏属于自己的未来。

——打造双创教育平台,开辟学生双创实践的蓝天

利用校内优质实训资源和网络教育资源,推进在线创新创业学习教学平台建设。

投资百万元,建设I创空间,设置鄂职·创e工作室等9个双创工作室,参与学生200多人。各团队有序进行双创实践活动,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亮丽风景线。

投资70多万元,推出智慧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项目34个,举办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创意市集,展出各专业学生设计制作的创意作品600件,营造了浓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

校企合作,共建双创教育平台。引进北京中标华安有限公司、京东等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实训室,开展符合地区经济的“专业+产业+创新创业”双创教育实践活动,把企业引进校园,让教师和学生走进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协同创新创业。

(三)对接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

面对高校激烈的招生大战和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我院确立社会需求、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教学改革、就业工作五位一体的长效工作机制,大力推进“订单培养”和“冠名培养”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同鄂尔多斯集团等20多家大中型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冠名班”。积极推进应用化工技术等四个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建设工作,引导产教融合、工学交替深入教育教学领域,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绿色通道。

(四)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创新工作举措,提升指导与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就业工作机制,建立以就业课程体系为核心,就业信息服务为支点的就业服务体系,指导院系建立“学生成长与就业指导工作室”,开展“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和“一对多”小组交流、团队互动式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准确评价和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就业方向。

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加速就业服务信息化进程。利用“互联网+”毕业生就业服务技术,以学院校园广播、QQ群、微信群、就业信息栏为平台,为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指导”,做到就业信息发布准确、及时。

关注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建立和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信息台账”,促进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的“双提高”,为2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减免学费,累计人民币10万多元。对贫困家庭学生在奖助学金评定上实行倾斜政策,资助困难家庭顺利完成学业,愉快实现就业。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实施100%帮扶,2018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 62人全部实现就业。

(五)拓展毕业生实训基地,用心构筑就业通道

大力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截止2018年11月,我院建立以鄂尔多斯集团、新奥集团为代表的8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为毕业生实习就业找到了“婆家”。以鄂尔多斯化工职业教育集团和汽车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同鄂尔多斯市人才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合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场招聘会、校园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云服务招聘大会”,为5000多毕业生顺利就业开辟了通道。五年来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值保持在90%以上,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三、中高职衔接办学合作机制有序建立,专本上升通道畅通,对外合作交流工作稳步推进

五年来,学校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发展战略,注重对外合作交流,构建校政行园企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建立鄂尔多斯化工职业教育集团和汽车职业教育集团,与集团内部成员单位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专业共建,过程共管,就业共担,优化了学校办学资源结构,增强了办学实力。搭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立交桥,积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建立同全国重点职业中专——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以及自治区重点职业中专——鄂尔多斯职业教育中等8所中职学校合作办学关系,构建了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机制,打通毕业生专升本通道,建立了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河套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呼伦贝学院、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合作办学关系,30多名毕业生进入合作院校继续深造接受本科阶段教育。建立和发展同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示范性院校骨干院校对口支援关系,与合作院校在教学研究与改革、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互动,对提升我院办学水平和质量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邀请深圳职业学院等国家级示范性院校专家、德国高等职业院校专家到我院讲学,派遣骨干教师30多人赴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韩国进行高等职业教育考察和学习,促进了院校合作交流的发展,为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作了准备和铺垫。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攀新高峰,再创新辉煌,实现学院招生就业、对外合作交流工作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