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欢迎您!

text

商船学院

1959年交通部在上海组建上海海运学院,航海系、轮机系孕育而生。1995年4月,因学校进行教学资源优化与改革,将原航海系、轮电系合并成立了商船学院。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现设有院办公室、航海技术系、轮机工程系、学生工作部等教学运行机构,同时还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航运仿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海事搜救与水下机器人上海市工程中心(共享)、航海科学研究所、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海事(中国)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挪威船级社国际合作中心、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环境风险研究与评估中心、船舶控制工程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调查实验室、上海海事大学全球航行状况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船舶动力工程研究所等教学协作与科研学术机构。

目前,商船学院现设有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其中包括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等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包括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交通运输、机械、能源动力等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同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为上海市重点学科,轮机工程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航海类特色专业招收与培养保持长期稳定。学院每年招收航海技术专业本科生10个班(每班约35人,以下同)、轮机工程专业本科生8个班、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2个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3个班。

目前,学院有教职工242人,其中专职教师167人(其中航海87人+轮机80人)、实验员43人、思政教师15人、行政人员8人、专职科研和研究中心等机构人员3人。在专职教师中教授29人(其中航海16人+轮机13人)、副教授62人(航海28人+轮机34人),高级工程师或高级实验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87人,具有硕士学位及在读博士生110余人;持有海船船长证书27人,大副证书8人,轮机长证书19人,大管轮证书6人。航海类专业教师涉及双师型人员141人(总计195人)占比约70%。

商船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日益扩大和深入,极大促进了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水平。近年来,有来自IMO(国际海事组织)、美国麻省海事学院、美国圣地亚哥海事学院等不同国家的外籍专家、教师来院进行短期讲学;目前,学院与美国麻省海事学院、丹麦哥本哈根轮机工程学院、日本东京海洋大学、台湾海洋大学、韩国木浦海洋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定期互派各类专业的国际交流留学生互访、学习的稳定合作关系。

学院网址:https://mmc.shmtu.edu.cn/




航海技术

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2007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2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和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建设专业(2017年)。

本专业培养适应中国航运强国建设需要的,符合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要求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航海基础理论、勇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海上运输、海事管理、海洋工程、海上救助、港口引航等领域,从事船舶航行、货物积载与装卸、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船舶通信等工作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航海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主要课程:船舶原理、航海力学、航海电工基础、船舶无线电技术基础、航海学、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操纵、船舶值班与避碰、船舶货运、航海仪器、智能船舶技术基础与应用、远洋运输业务、海商法、船舶管理、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设备及其通信业务、航海英语阅读与写作、航海英语口语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主要从事海洋船舶驾驶(毕业时可取得无限航区海船二副适任证书等)工作,也可从事船舶引航、航运管理、海事监督、船舶保险、船舶检验、海事院校教学管理等工作,优秀毕业生还可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轮机工程 

本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具备现代海洋船舶机电管理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符合我国和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国际海员教育和培训标准,能熟练应用英语和计算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主要课程:船舶电工基础、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机械设计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轮机英语阅读与写作、轮机工程材料、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船舶电气及控制系统、轮机自动控制系统、轮机维护与修理、微机在轮机中的应用、海洋船舶防污染技术、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船舶管理和现代船舶动力装置节能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的学生主要从事世界各地航运公司的船舶轮机管理工作;也可以在航运公司船舶机务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在船厂从事生产管理工作,以及在船舶机电设备生产和服务公司从事技术工作,在知名船用设备厂商从事设备销售及售后技术服务工作;还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部门从事海事管理、船舶安全检查和船员管理等工作,在船级社从事船舶检验工作,在保险公司从事船舶保险和船舶公估工作,在航海院校从事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在石油钻井平台从事机电设备管理工作。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本专业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的电气控制与通信导航复合型电子电气工程技术人才,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STCW公约的要求,课程设置覆盖国家海事局海船船员培训大纲的内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涉及的电气、电子、控制、通信及导航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电气控制的工程素质和PLC系统设计等的实际技能。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主要课程:船舶电路基础、船舶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与变频控制、电力拖动及其控制系统、船舶电站、PLC及其工业控制网络、船舶机舱自动控制系统、船舶计算机网络、航海雷达、电航仪器、GMDSS系统与设备、船舶管理等。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力、电子、电气设备、通信导航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也可从事船舶电气及控制系统的研制与调试,以及在船舶机电设备制造领域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还可在交通运输系统内从事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海事监督、船舶检验、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能源与动力工程

本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培养专业及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及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教学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分为二个专业方向:制冷与空调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并另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学生在完成综合基础素质教育、掌握宽厚的理论基础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意愿可以在制冷与空调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二个专业方向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中进行选择。

主要课程:

制冷与空调工程方向:工程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热工测试技术、制冷原理与冷藏运输、空气调节、工程流体机械泵与风机、锅炉房设备、制冷与空调自动化、低温技术、电路与电子技术等。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方向:工程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热工测试技术、电路与电子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新能源发电技术、风力机原理与设计、能源工程及管理、能源动力装置基础、机电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制冷空调技术、储能技术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工程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热工测试技术、制冷技术与冷链物流、空调技术、太阳能技术、能源工程及管理、机电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储能技术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在工业、交通运输、商业和机械电子等行业主要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或能源工程及控制方面的设计、研究、科研开发、试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