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text

学院介绍

  咨询电话:0871-65228581

  学院概况: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是一个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为一体的科研教学型学院。学院源于1938年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农艺学系植物保护教研组,1958年成立植物保护系,2001 年改系设院成立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学院下设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药学和植物检疫学 4 个系,建有 1 个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国家级农科教人才培养基地等8个本科生教学实践基地及 1 个国家级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学院目前拥有“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东南亚薯类作物科研与培训中心”、“云南省农作物抗性鉴定站”、“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联合培育基地”、“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中法国际联合实验室、植物保护领域院士工作站及教学名师工作室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设有植物保护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现有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2个本科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创建于1971年,2001年被批准为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2015 年获批云南省品牌专业、2020 年获批国家级一流建设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创建于2004 年,2020 获云南省一流建设专业。两个本科专业的在校生共计 838人,其中植物保护专业542 人,动植物检疫专业296人。有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各 1个,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入侵生物学、植物营养与病害控制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5 个,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入侵生物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4 个,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硕士点1 个。植物病理学 1983 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87 年为云南省重点学科,1999年为农业部重点学科。 2003 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植物保护学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 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于1994 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云南省重点学科,2007 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农药学学科于 2003 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 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学院于 2005 年开始招收植物保护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1 年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现有研究生 45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 313 人,博士研究生145人。

  现有在职教职工79人,其中正高职称28人、副高职称27人;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 66 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56人;50 岁以下教师 48 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3 人(其中本校 1 人,外聘2人),教育部学部委员1 人,973首席科学家2 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 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1 人,时代楷模1 人,全国模范教师 1 人,全国教学名师 1 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1 人,云南省特聘教授 1 人、云南省教学名师 3 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 2 人,国家特殊津贴专家4人,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
人、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 人、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2 人、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兴滇人才奖获得者2 人、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 4人、云南省特殊津贴专家4 人、“云岭学者”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2人;获国家奖前3 名、省部级一等奖前3 名、二等奖前2 名的人员共25人。全国优秀党员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劳模1 人,云南省优秀党员3人,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党代表各 1 人。形成了一支学缘、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学院利用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自主创建了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理论,努力打造“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其中入选“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全国样板党支部”、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各1 个。学院科学研究从遗传、物种、生境三个层次利用生物多样性,实现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为构筑我国西南边陲生态安全屏障及国际“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支撑。共承担了国家
973、863、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亚发行、欧盟、全球环境基金(GEF)及省部级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510 多项,研究经费累计 4 亿余元。发表 SCI 期刊收录论文300余篇,授权专利270
余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云南省杰出贡献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30余项。十余项研究成果被列为国家和省市重大农业成果推广,累计应用面积数亿余亩,促进农民增收近百亿元,为国家粮食安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及脱贫攻坚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1 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 门,省级精品课程 3
门。学院具有植物保护学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全国杰出专业技术团队、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与保护国家级创新团队,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云南省农业生物多样性创新团队、云南农业大学农业外来入侵生物可持续控制省级创新团队、林下中药材有机种植省创新团队、云南省高校植物检疫学科技创新团队、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省级创新团队、云南省高校经济作物病害致病机理及防控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高校植物有益内生菌功能发掘与应用科技创新团队等;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及农药学校级教学团队。学院教师潜心教学,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云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云南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指导学生在第一届全国植保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多次荣获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金奖和“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近年来,学院考研率高达40%以上,考上中国农大、南京农大、中科院等名校的毕业生约占考研总数的35%,综合就业率约为98%,其中50%的专业就业率高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