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明智、博学、力行

img

学院介绍

院校代码:10580

公费定向教师专项代码:20580


融合历史底蕴,扎根地方办学。肇庆学院是全日制公办综合性大学,创建于1970年,位于广东省珠三角城市—肇庆(距广州90公里)。五十年来,肇庆学院人团结奋进、求实创新,谱写了一篇中国地方大学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华章,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肇庆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肇庆学院坐落在星湖风景名胜区,总占地面积1200余亩,校园建筑与星湖山水遥相呼应,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环抱中的美丽校园,尽显优美俊俏的岭南风光,是读书治学的佳境。学校励精图治、追求卓越,秉承“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学术并举、崇术为上”的办学理念,致力于规模扩大和内涵发展相结合,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学校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学校”“广东省应用型本科转型试点高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等称号。


引育优良师资,为社会培育人才。肇庆学院面向广东、湖南、香港、澳门等17个省(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多人,联合培养硕士500多人。目前设有19个教学机构,60个本科专业招生,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广东省学位委员会2017年批准我校为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目前,我校有教职工近1700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多人,高级职称5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400多人,“双聘”院士1人,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受聘担任学校的教学、科研职务。学校重视“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选送近300名教师到企业、行业接受培训、挂职和实践锻炼,为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凝练学科特色,做强专业建设。肇庆学院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学校大力推进省市共建学科和“冲补强”提升计划,目前设有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省市共建学科3个。按照“做优师范专业,做强工科专业,打造特色专业,改造传统专业”的建设思路,学校设立了68个本科专业,省部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11个,通过IEET认证专业4个。


稳步提升办学条件,立德树人结硕果。肇庆学院有主校区和星湖校区两个校园。校园总占地面积为1200多亩,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2.7亿元,纸质藏书170多万册,电子图书107.3万种,纸质报刊近1500种。肇庆学院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2018年,学校获全国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近三年获广东省师范生技能大赛各类奖励近110项;我校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获批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立项。在十三届全国美展、广东高校美术与设计双年展、全国青年漆画展等国家级、省教师双年展等展览入选、获奖30余项,其中在全国美展中入选5件作品,1件获得铜奖(广东唯一获奖),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2019年肇庆学院参加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我校在振兴广东教师教育、推进“新师范”建设的经验和亮点。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取得重要进展,建设有数十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及近700个校级实习基地。学校一贯重视国际化发展,2014年和2017年两次被评为广东省高等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先进单位。


突出区域特色协同创新,加强产教融合服务社会。肇庆学院科研实力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建设创新团队、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协同创新平台、高水平智库,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学校建有广东省水土污染管控与装备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环境健康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肇庆中心等省部级、市级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20多个。建设“肇庆市协创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新型研发机构和智库12个。建立六大产业服务平台,重点服务肇庆“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节能环保”等主导产业发展。肇庆学院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被省经信委认定为“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共建“国家油菜工程技术中心成果转化(广东)示范基地”,建有“广东省西江流域柑橘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省级农业科技园”。依托“中国砚都”的地方历史文化底蕴,全力打造工艺美术、产品设计、旅游管理等特色专业,学校“广府金绣”文创团队的金绣作品在G20峰会被选为国礼,我校创新创业工作获新华社专题报道。


彰显校园文化特色,打造文化育人品牌。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文化、体育、艺术竞赛活动,并屡获殊荣。获批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广东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等比赛中屡次斩获殊荣;在广东省第八届、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奖牌总数排在全省本科院校前列。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在2018年肇庆市承办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的志愿服务时长就突破14万小时。学校先后共18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并入选首批广东省高校共青团“青创空间”孵化中心示范点和广东省学生事务工作坊—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工作联系站。学校团委被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明办确定为广东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示范点,荣获“广东高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了许多国家级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如全国优秀大学生国学社团、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全国大学生百佳理论学习社团和百优理论文章、全国高校共青团“四进四信”活动基层优秀项目、“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等。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在积极创建国际教育示范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学校将致力于融入湾区、服务湾区,输送高层次人才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学校将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立足地方,服务社会,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新师范”和“新工科”,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努力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跨越,最终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