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创始于1924建立的长沙仁术护病学校,96年的办学历程中,我院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特色。
一、学科专业建设
学院设有护理学、助产学2个专业。护理学为湖南省“特色专业”、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本科护理学专业(专业代码:101101);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本科助产学专业(专业代码:101102T)。我院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护理人才合作培养基地、南华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合作培养教学实践基地及湖南省助产人员规范化岗位培训理论教学基地,形成了护理、助产专业的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办学格局。通过采取“校院联合”办学模式,先后与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湘雅医院联合开办了儿童护理、儿童重症监护、手术护理、肿瘤护理、造口护理、重症监护6个专科护理方向,培养专门护理人才。我院与美国、菲律宾等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护理人才培养合作办学;通过不断推进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建设,我院护理教育逐步形成了合作、开放、协同、创新发展的趋势。
二、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专业教师159人,其中“双师型”专任教师38人,中高级职称占62%;硕士及以上学历占61%;中青年教师占84%。专业带头人3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4人,湖南省海外名师 4 人。
三、教学条件
校内教学环境良好,校外实习基地充足。校内有7个实验(实训)中心,其中专业实训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校外有湖南省肿瘤医院是我校的省级专科护理人才校院合作培养示范基地;湖南省儿童医院是我校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4所“专科护理方向”联合办学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1所直属附属医院(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1所临床教学医院、31所实习医院、3所社会实践基地(怀化市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孤儿院)。学校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72万册,电子图书155.2万册。
四、教科研成果
学院组建了急危重症护理、间质性肺疾病的防治与护理、围产保健和社区慢病管理等科研团队。近五年来,全院教师共主持各级教科研项目85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篇,CSCD19篇,其他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获各级教研科研奖27项,其中获中华护理学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湖南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3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怀化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1项;护理教师临床技能竞赛省赛团体二等奖1项、国赛团体三等奖1项,教师指导学生获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湖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各一项。
五、学生工作
近五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8人、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452人;获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比赛第三名1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10项、湖南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竞赛三等奖3项。“第二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 1 项;社会实践服务“志愿护理服务”社团 2016〜2019 年连续 4 年被共青团湖南省委宣传部授予湖南省高校“百优十佳社团”;近五年护理学专业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平均达99%;近五年末次就业率平均(12月31号)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在99%以上。
六、办学特色
护理学院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新、合作、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护理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等;构建和实施了“12345”人才培养体系:即一条主线(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主线)、两大基础(加强医学基础和人文基础)、三种能力(护理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四项结合(医学与人文、校内与校外、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五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适应、学会发展);形成了“多方向、可持续发展”的校院合作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合作联盟、协同发展”为一体的多形式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以先进文化陶冶人、爱心文化鼓舞人、特色活动培养人、社会实践锻炼人为思想教育理念,形成了一套“全方位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
七、专业咨询电话
护理学院办公室0745-2381910;护理学院学工办0745-2384299。